魏彬彬 張恒

【摘要】數字口譯歷來是翻譯實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旦出錯,后果不堪設想。中英數字的轉換在口譯中很容易出錯,原因在于中英語言在數字的認知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計數單位、計數方法和數字單位的表述等方面。合理和巧妙地對數字進行分段和標注中英語言對數字計數單位的認知符號即可快速解決中英數字認知差異導致的口譯障礙,有助于準確理解并快速輸出目標語。
【關鍵字】中英 數字認知 口譯障礙
1.前言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數字,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翻譯是翻譯教學和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分方面。對于涉外人員(含英語學習者)準確理解和口譯數字在某些場合很重要,尤其是商務場合,數字口譯的準確與否關乎利益得失,切不可大意。本文主要討論中文與英文之間數字的口譯轉換問題。
中英數字轉換在口譯中很容易出錯,原因在于中英語言在數字的認知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計數單位、計數方法和數字單位的表述等方面。合理和巧妙地對數字進行分段和標注中英語言對數字計數單位的認知符號即可快速解決中英數字認知差異導致的口譯障礙,有助于準確理解并快速輸出目標語。
2.中英數字認知模式
對于中英數字的口譯,都要經過一個相同的數字認知過程:L+M+N+C;其中L代表聽(Listen)、M代表大腦記憶(Memory)、N代表速記(Note Taking)、C代表整理(Coordination)。也就是說對于認知一個數字,首先是認真聽,也就是信息的輸入;其次是大腦短暫的記憶,再次利用大腦短暫的記憶進行速記,最后根據速記內容進行整理進而輸出目標語。
中英語言對數字的理解和表述是不同的,這一認知層面上的差異成為中英語言學習者準確理解、掌握和運用中英數字的最大障礙。這種認知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計數單位、計數方法和數字單位的表述等方面。
3.中英數字計數單位的不同
同樣的數字體現在中英語言上,其計數單位是不同的。日常所遇到的數字,其中文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兆……;而英文的計數單位有Hundred(百)、Thousand(干)、Million(百萬)、Billion(十億)、Trillion(兆)
以上表格將中英數字常見計數單位對應列出,我們首先從英文計數單位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隔三個中文對應的計數單位即出現一個英文計數單位(忽略英文的“百”計數單位),這個發現既是中英數字口譯中障礙產生的主要根源也是解決方法的導向。即中英數字計數單位不一一對應,這里有語言本身的原因,如英文數字構詞、發音表述:也有中英語言使用者的大腦認知習慣原因,屬于文化差異的一個方面。
4.解決方法
經過教學及口譯實踐證明,中英數字在普通學習者和口譯人員的實際翻譯中,中文數字“千”(含千)以下和英文數字“百”(含百)以下的數字都不是我們在口譯時轉換的障礙,我們的認知在這些低計數單位數字下都能順利轉換:然而當中文數字上升到萬及以上,英文數字上升到千及以上時,在中英口譯轉換時障礙產生,一般表現為遲緩或者多次修改錯誤。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分段和標注”的方法。以一個數字為例:
170/T,000B,7/52M,00/3T,234
以上數字獲得后,譯者要迅速對數字進行分段:輸出英文時,需要3個數字為一個單位:輸出中文時,需要4個數字為一個單位。英文單位從右至左依次為T(Thousand千)、M(Million百萬)、B(Bil-lion十億)、T(Trillion兆);中文單位從右至左依次為萬、億、兆。然后就可以輕松口譯出對應的中英目標語: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trillion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two million thre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thirty four.
一百七十兆七億五千二百萬三千二百三十四。
5.結語
中英數字認知差異導致的口譯障礙是英語學習者和口譯實務中常遇到的問題。如前所說,根據教學實踐和口譯實踐經驗得知,在獲取數字信息時,只要根據信息發出者的節奏,按部就班按照計數單位的順序記錄,跳位即補零;英文數字千及以下,中文數字萬及以下都不是我們理解、記錄和轉換的障礙,超過這兩個計數單位即可嚴格按照本文所論述的方法解決。
方法和技巧均是在相應的基礎上發揮其功能,平時的多聽、多說、多讀、多寫(配合速記技巧)必不可少。文中探討的方法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練習方可在實踐中熟練應用來發揮該方法的便捷意義,同時以期對口譯教學中的數字翻譯教學方法和改革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