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校園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本文結合研究生群體信息需求的特點,探索以信息需求為導向,圍繞“立德樹人”主線,發揮校園新媒體平臺在研究生教育引領,提升綜合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研究生;信息需求;新媒體;運營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52.7;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1-015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73
1 研究生新媒體運營中信息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本文中研究生新媒體主要指以研究生為服務對象,以微信、APP為媒介的非盈利性信息交互載體。信息需求是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為解決各類問題所產生的對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1]根據需要理論中需要、動機、行動的關系,信息需求是由人的需要決定,人一旦產生了需要,又達到了滿足需要的條件時,會通過行動來滿足這種主觀愿望。[2]研究生群體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他們既是知識的學習者,信息的獲取者,同時也是新知識的創造者,他們具有更強的信息意識、信息獲取能力和科研道德追求。在研究生新媒體運營過程中,分析研究生群體的信息需求有利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服務更具針對性,有利于引導研究生在信息搜尋、獲取、交流、傳播、吸收、利用等環節獲得滿足感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并有助于教育管理者把握信息需求變化從而預測行為方向。
2 研究生群體信息需求的特點
2.1 信息需求的專業性
研究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對專業學科信息的需要具有較高要求,信息行為中信息需求的主動性較強,信息需求意圖表達明確,能夠接受理論性較強的原始文獻,重視對文獻、索引等檢索工具的使用,并且對前沿學科知識的獲取有強烈需求。
2.2 信息需求的互動性
研究生群體不僅僅滿足于從新媒體渠道單方面獲取信息,同時會對信息進行思考、加工、反饋,通過獲取、發布和分享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與自身需求相同的用戶進行關聯、互動和協作,表現為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評論、轉發、回復、點贊等方式進行信息交流互動。
2.3 信息需求的多樣性
研究生群體對自身發展有較清晰的規劃,更清楚自己的行動目標,注重收集有助于提升其綜合素質的各類信息,能夠接受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各類形式的信息源,信息需求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表現在其在非專業領域對經濟、法律、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生活、就業等方面的信息求足感。
3 研究生校園新媒體平臺建設與運營策略
3.1 以信息需求為導向,合理統籌平臺資源
根據研究生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規律,從農科研究生群體的信息需求專業性、互動性、多樣性的特點出發,圍繞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將研究生校園新媒體信息推送內容分為科研與學術類、思想政治教育類、校園生活類、綜合素質提升類、重要信息通知類。
(1)科研與學術類。滿足研究生對專業知識和學科領域研究前沿動態的獲取需求,根據研究生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不同時間階段的特點,通過“最科研”、“最講堂”、“視頻學習”等欄目和版塊發布最新教學與學術信息,學科前沿動態和研究方法,分享本校優秀學生的研究進展和學術經驗交流。通過APP“講座簽到”版塊開展科研講座報名和現場簽到統計。
(2)思想政治教育類。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枯燥的說教方式,通過新媒體平臺轉化為思想動態和情感分享,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為有溫度、有態度的信息交流。從信息載體形式上,通過學生能夠接受的“微博、微信體語言”,在“校內活動”、“校園新聞”、“信息園地”、“視頻學習”等欄目和版塊,結合圖文、音頻、視頻分享的推送,占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網絡高地。
(3)校園生活類。通過“校內活動”、“信息園地”等欄目按期發布學生關心的衣、食、住、行、休閑娛樂、就醫信息、交通信息等實用信息,引導用戶群體養成通過校園新媒體平臺獲取重要信息的用戶習慣,擴大新媒體平臺的校園影響力。
(4)綜合素質提升類。圍繞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目標,通過“校內活動”、“最社團”、“視頻學習”等欄目和版塊開展關于人文、歷史、社科、心理、藝術、體育類文章和視頻線上推送,同時與校團委、研究生會、學生社團配合開展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的線下實踐活動。
(5)重要通知信息類。通過“信息快訊”、“信息園地”、“問卷調查”等欄目和版塊發布研究生評獎學金評選、講座、考試、就業、實習等信息,使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公開透明,并通過問卷統計、點擊率和評論情況及時了解研究生群體的意見反饋,提升教育管理服務水平。同時,充分發掘、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為研究生成長成才提供有效信息資源和服務,將研究生校園新媒體平臺建設作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利抓手,納入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總體布局和整體規劃,將新媒體平臺建設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綜合素質提升、培養管理、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有效聯動,打造研究生新媒體優質品牌。
3.2 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線上線下互動結合
將新媒體平臺線上科研與學術類信息推送與線下科研講座、學術報告活動相結合;將綜合素質提升類信息推送與線下各類品牌團學活動相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類信息推送與線下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例如,校園新平臺在2018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推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青春的名義,致敬五四青年節》、《“揚五四精神,展青春風采”主題征文通知》、《五四青年節愛國電影放映的通知》等線上內容,在“五四”青年節當天同時結合線下活動組織學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座談會、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觀看影片《建黨偉業》、“五四”青年節征文線下交流及讀書活動,將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線上線下活動有機結合,提高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研究生校園新媒體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新媒體品牌,信息發布的內容在滿足研究生學習、科研、生活信息需求的同時,還需要通過線上、線下活動有有機結合,形成品牌特色,擴大校園新媒體影響力。
3.3 完善運營管理機制,加強運營人才培養
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運營人員選拔、考核管理制度、新媒體選題例會制度、信息審核發布制度、輿情監控反饋和應急處理制度,明確責任歸口,確保信息發布的時效性,發布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使信息推送更新更具規范性;加強運營人才培養,派專業教師對新媒體團隊進行指導,開展關于團隊溝通合作、寫作能力提升、編輯排版技巧、修圖修片技巧等專題培訓;校方可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支持校園新媒體發展,如將新媒體運營學生納入學生干部管理,配套研究生綜合測評加分,并為校園新媒體中心購買一些攝影、編輯設備;根據研究生信息需求設計好校園新媒體運營版塊,每個版塊下設若干運營小組,每個小組配備策劃人員、文章撰寫人員和排版人員,打造高效運營團隊;引用績效考核法,將推送文章點擊量、評論數、轉發數與優秀編輯評選、優秀推送文章評選相結合,激勵新媒體成員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積極性,推動研究生新媒體運營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岳劍波.信息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孟廣均.信息資源管理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段正,丁睿,王柯欣.高校新媒體平臺建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聞研究,2017(01):276.
[4]梁克俊.網絡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問題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93.
[5]陳偉英.微信視角下大學生群體的信息交互行為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J].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