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紅
【摘 要】校史,是一所學校發展歷史的真實記載和再現,是整個學校的靈魂,蘊含著一種精神和文化積淀。校史文化是以校史為基礎,凝練出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本文就高職院校校史文化愛校情懷育人、文化育人、精神育人、創新育人、實踐育人,對提升新生人文素養的價值進行了探析,以期探索高職院校新生人文素養培育的路徑。
【關鍵詞】校史;校史文化;人文素養;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1-026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126
高職院校的校史,是學校辦學歷史、辦學特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社會貢獻的真實記錄,以校史館為核心展示的校史文化,有形的校史文化和無形的一脈相承的文化和精神,是高職院校發展的精神內核和內在支持,對高職院校培育新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培育新生人文情懷,提升新生人文素養,促進新生成長成才,實現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價值。
1 校史與校史文化的內涵
校史,是一所學校發展歷史的真實記載和再現,記載了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理念、發展中的大事件、杰出的校友、優秀的教師、辦學的成果、老建筑、校徽校旗等,是一所學校發展歷程中人和物的真實記錄,蘊含著一種精神和文化積淀。校史是一所學校的歷史,是整個學校的靈魂。校史文化則是以校史為基礎,凝練出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以史育人的重要資源,在高職生人文素養培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校史文化對新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價值體現
2.1 以史育人,培育新生知校愛校情懷
大一新生,帶著對大學生活的向往,來到陌生的新學校,希望自己能夠盡快融入到大學生活。校史館就是他們了解學校的最好的課堂。新生教育中,參觀校史館,是新生融入大學生活的第一課。校史館是一所學校歷史的記載和再現,通過原始的、直觀的資料和圖片,以現代化的光電手段展示出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文化。校史館內,一幀幀老照片、一件件過去的教學資料、斑駁的老校徽、校旗,鐫刻在墻上的校風、校訓,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在新生面前,通過歷史的真實再現,讓新生深刻地感受到深厚的校史文化和積淀。學校發展史上優秀人物的事跡、歷史性的時刻,潛移默化地對新生產生心靈上的影響和熏陶,從而在心理上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對學校的發展成果油然而生自豪感和激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學校的文化氛圍,投入到大學生活和學習中。
2.2 文化熏陶,提升新生人文素養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校史文化是一所學校緬懷歷史、繼承學校的優良傳統、愛校榮校情感教育的永久基地和平臺,也是一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它包含學校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在高職院校的新生校史文化的培育下,新生在校史館真切地了解和感受學校發展的文化底蘊,在情感上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校史文化保存下來的學校發展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文獻資料、圖片、實物、古老的建筑、雕塑等等,他們是學校發展歷程的記錄和見證,也是一所學校精神文化傳承的外在體現。正如斯坦福大學首任校長戴維·喬丹曾在開學盛典的致辭中說道:“這些長廊連同它們的華貴的圓柱,也將對學生的培養教育起到積極作用。每一塊砌墻的石頭必定會給學生以美和真的熏陶”。通過校史文化的物化平臺,在培養新生的知、情、信、意、行的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影響。尤其對于高職院校的新生們,提升新生的人文素養,激發他們進取創新精神,為他們順利融入到大學專業學習和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和人文底蘊。校史文化持續地影響著一代代新生,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一所學校的精神內核得以代代相傳。
2.3 精神育人,激勵新生勇于進取
在我國,一所高校的發展史,是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和成長,篳路藍縷,艱難發展的歷程,也是一部濃縮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教育發展史。校史館里記載的老一輩教育工作者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他們忘我投入到革命事業,在革命戰爭時期,有的校友棄筆從戎,走上戰場,為保衛祖國,獻上生命;和平發展時期,校友們為科研事業的發展努力拼搏、刻苦鉆研。校史文化將老一輩教育家的高尚品德記載和傳承下來,成為一所大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引領。高職院校新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運用校史文化激勵新生勇于進取,為個人成長成才,為祖國發展做貢獻。校史館定期邀請親歷學校發展的老教師和老領導,為新生開展校史、校情專題講座,邀請杰出校友回母校開展論壇交流活動,結合校友們在校學習體會和走上社會創業成才經歷,鼓舞和激勵新生,讓他們從學校、校友、老師身上,找到榜樣的力量,尤其對于我們今天在良好物質文化條件下成長的“00后”們,培養他們面臨困難堅強勇敢、勇于拼搏、忘我奉獻精神,培養大國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4 創新育人,提高新生科研創新能力
新生在踏入大學后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學習好專業,培養專業學習興趣和專業創新能力,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偏重于理工科的學習,科研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校史館里記載和展陳的學校專家、學者和校友們的學術論文、專著、模型和成果作品等資料,師生們鉆研科學,開拓創新的事跡,豐碩的科研成果,創新鉆研的精神,對于參觀的新生來說,一方面,讓新生對所學專業和探究領域有著感性認識和了解,另外一方面,先輩們創新鉆研精神,也激勵著新生們建立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熱愛,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研究的意識,促進他們建立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和創新精神,為接下來專業學習建立專業的素養和心理準備。
2.5 實踐育人,拓展人文教育陣地
高職院校新生在對校史校情的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培養出對學校的認知和情感的認同感后,在被學校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熏陶的基礎上,通過組織新生們參與到校史文化建設和宣傳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培育他們對學校的熱愛之情,融入到校園文化中。豐富的校史文化為新生素養提升教育提供了深厚的資源,學校歷代名師、杰出校友,原始的手稿、圖片、豐富的視頻資料和雕塑、實驗作品模型等等,每一件文物都記載了一段歷史,承載了一段與學校共進步的情感。校史文化傳播中,招募選拔優秀新生加入到校史館講解員隊伍中,讓他們成為宣傳校史文化的代表。組織相關圍繞校史文化的活動,如校園景觀攝影賽、校史知識競賽、優秀校友論壇、校友之家文體競賽活動、利用新媒體記錄和尋訪老校友和老建筑,挖掘校史文化等等,讓新生成為校史文化傳播活動的主角,主動去了解校史,探尋蘊藏在身邊的校史文化,從內心實現“專業人”向“文化人”的的轉化。在實踐教育中,塑造新生的品格和品質,提升新生的人文素養,幫助他們在大學生活中成長成才。
3 結語
校史文化是高職院校一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于促進新生融入大學生活,培育新生人文素養,實現高職院校培育專業技能人才,培育大學文化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高職院校鍛造品牌校園文化的重要路徑。
【參考文獻】
[1]周宏巖,鄧夢夢.以校史文化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述評[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87-90.
[2]詹衍玲等.高校校史館建設及其育人功能的實現路徑探討 [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4(4):25-28.
[3]向禹,鄭川.基于功能分析的高校數字校史館建設思路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4):18-25.
[4]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