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艾玲,操燕明,杜松云,王 敬,桑筱筱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23)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前景良好[1], 其發展模式逐漸由外延發展過渡到內涵建設,而科研創新是內涵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民辦高校提高競爭力,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工作在教學一線,是推動教學改革、促進學科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力量,其自身科研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然而,目前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普遍科研創新能力薄弱,制約了民辦高校綜合水平的提高及持續發展。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受科研方向、科研條件、科研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青年教師在開展科研活動時感到舉步維艱,力不從心,使科研創新的積極性和熱情受到影響,從而難以實現科研促進學科發展、科研成果應用轉化、科研創新帶動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等目標。為此,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近年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體會,認為應該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來解決這一問題。
民辦高校在建立和發展初期,大多定位于“教學型”高校,以教學為主,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多側重于教學,由此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普遍比較淺淡。因此,民辦高校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科研創新是民辦高校生存與發展的內在源泉與動力,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綜合實力的體現。只有重視科研,支持科研,將科研工作提升至與教學工作并重的地位,才能使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得以萌芽。進而,民辦高校通過一系列舉措拓寬教師的科研視野,營造活躍的科研活動氛圍,為青年教師進行科研活動創造良好條件,才能激發出青年教師的科研創新熱情和潛能,進一步增強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民辦高校重視科研創新工作,青年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意識是教師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條件。
目前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以青年教師為主,且青年教師中碩士學歷占多數,職稱均為助教或講師,科研閱歷尚淺,科研能力有限。青年教師入職后參加的培訓多是針對于教學業務水平的提升,科研能力提升的系統培訓較少。青年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大對數民辦高校年額定教學工作量為320課時或360課時,同時還要承擔部分院系建設方面的行政工作,在完成額定工作量后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再來開展科研活動。由于實驗場地、實驗設備儀器的缺乏,使科研活動難以有效開展。此外,科研工作沒有合理的量化考核獎勵措施,難以提高青年教師科研創新的熱情。
為此,高??蒲泄芾碚邞獜目蒲信嘤枴⒇斄ν度牒涂己霜剟畹确矫嬷?,建立完善的科研工作制度體系,為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筆者所在高??蒲泄芾聿块T已相繼出臺一些措施,規范和激勵教師參加科研活動。如建立了培訓制度,每年暑期針對35歲以下青年教師開展“科研途徑和方法”、"縱向項目申報流程"等主題培訓,使青年教師熟悉科研項目實施流程及科研思路;定期邀請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科研講座,傳授科研活動經驗;組織專業教師參加各領域學術交流會議,使青年教師能夠接收更多先進的科研信息量,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方向。建立了財務保障制度,投入充足的經費,滿足青年教師開展科研活動所需實驗設施和場地,使科研活動具有獨立的硬件體系,并對科研獎勵進行支撐;建立了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獎勵制度,根據教師職稱的不同設定不同的任務量,將其折算成工作量,計入額定工作量內,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讓教師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開展科研創新活動;同時對教師申報科研項目的類別、發表期刊論文的級別、科研成果獎項的級別、科研項目到賬經費、專利類別等對教師的科研活動進行量化計分,并根據分值進行獎勵。以上舉措,極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驅動力。
民辦高??蒲泄ぷ髌鸩捷^晚,基礎薄弱,科研團隊尚未成形,科研平臺不成熟,科研方向分散,資源匱乏,致使所產出的科研成果層次較低。筆者所在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大部分青年教師都參與了學?;蚴〗逃龔d資助的科研課題,但青年教師大都單打獨斗,研究方向零散,在近幾年立項的課題中,就涉及到藥物制劑、藥物合成、診斷試劑、中藥提取、中藥質量標準、生物材料、環保材料、工業催化等多個領域,幾乎每位教師的研究側重點都不相同,研究方向缺少規劃和引導,有限的科研力量和科研資源沒有用在刀刃上,致使難以產生高水平高質量科研成果,且大部分立項課題與實際脫鉤,科研成果難以轉化。
為此,可根據教師的專業特長,組建科研團隊,由專業知識扎實、科研經驗豐富的老教授擔任學術帶頭人,向中青年教師傳授科研方法,規劃和引導中青年教師開啟科研思路,活躍科研創新思維,中青年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探討學習,形成一個氛圍活躍,健康向上的老中青-傳幫帶的科研創新團隊,提升團隊整體科研戰斗力。經過累積和沉淀后,科研梯隊日益成熟,能夠深入和連續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形成強大的科研合力,將民辦高校有限的科研力量和資源集中起來攻堅某一重點領域或研究方向,有助于科研成果層次的提升。
由于政策導向和自身軟硬件的不足,民辦高校在申報政府資助的縱向課題時,完全不具備與公辦高校競爭的實力,獲批難度較大,能夠獲批縱向課題的民辦高校鳳毛麟角。目前,民辦高校教師的科研創新項目多數為校內基金小額資助,由于各種條件受限,導致基礎研究只能停留在表面,應用研究又不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若民辦高校照搬公辦高校的科研發展模式,鑒于公辦高校多年來積聚的堅實科研力量,民辦高校是很難望其項背的。唯有另辟蹊徑,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圍繞應用技術型大學發展方向,以市場為主導,發展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實踐應用型科研項目,是民辦高校科研可以嘗試探索的出路。
筆者所在高校立足于湖北及武漢城市圈,學科專業面向重點行業、服務地域經濟發展。其中筆者所在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專業設置與學校投資方的醫藥戰略版塊相契合,且課程體系建設根據武漢光谷生物城企業對人才知識結構需求情況進行調整。因此,學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依托武漢光谷生物城的產業結構,將企業資源與校內資源整合,為教師開展科研創新活動創設先進成熟的平臺,有利于實現科研與行業發展契合。比如,我院科研創新項目可從化學藥物制劑、診斷試劑、醫療器械、高端生物材料等領域著手,圍繞實際生產問題開展,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產生效益。筆者所在學院已與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進行了多次科研項目合作洽談,青年教師將有望參與到項目中,由此,從科研創新項目申請、實施到成果轉化均為有的放矢,青年教師在學校與企業共建的優勢平臺下進行科研項目實操,將極大地增強青年教師的自信心,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
民辦高校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辦學能力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部分民辦高校教育理念先進,管理有序,專業特色明顯,且具有行業背景優勢,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教學水平甚至趕超某些公辦高校。然而,薄弱的根基以及長期以來對科研的忽視,使民辦高??蒲芯C合水平與公辦高校有較大差距,多數民辦高校不具備培養碩士研究生的能力。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師資水平、實驗室硬件、科研水平等各方面達到相應的要求才能通過碩士學位授予權審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授予是對高校科研水平的肯定,是延續創新型人才培養不斷線的必經之路,也是建成穩定持續的科研團隊的有力保障。對于青年教師而言,碩士學位權的授予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了科研項目的深入研究,指導學生深造碩士學位也是極具挑戰性的,要求青年教師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更新科研思路,拓寬科研視野,夯實自身知識體系。
2011年10月,國家學位委員會依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支持特殊人才建設需要的國策,經過嚴格考評后,批準北京城市學院等五所民辦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是民辦高校躋身研究型人才培養的里程碑,標志著民辦高校辦學層次的巨大飛躍。筆者所在高校一直將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作為科研創新發展戰略目標,通過不懈努力,2016年根據《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指引,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獲湖北省教育廳批準與湖北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中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學校首個聯合培養碩士點,將學校的科研活動拔高到一個較高層次,為學校的科研創新工作開創了嶄新的局面,也是青年教師在科研領域實現抱負理想的契機和動力。
青年教師在進行科研活動的同時,可嘗試尋找科研與教學的契合點,將科研的方法、內容和成果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一方面不僅使學生能夠關注專業發展前沿,引導學生探索新的技術知識,啟迪科研創新思想,提高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興趣,而且教師在此過程中,經常搜集、分析和整理專業相關信息,設計教學方案,教師之間合力協作,專業課程之間相互融合[3],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技能的提升,教學和科研水平同步得到提高,實現了教學和科研過程的雙贏。
如在制藥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中,科研論文的結構特點和科研論文的撰寫方法是教學大綱中的一部分,教師可將科研課題相關的近三年的英文文獻作為案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對學科前沿產生直觀的認識;在制藥工藝學教學中,讓學生查閱某一在研化學合成藥物的合成工藝研究相關科研文獻,并針對藥物合成工藝路線的選擇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藥物合成工藝原理和藥物合成工藝路線評價標準的理解。或者,在講解試驗方法設計時,將科研課題中涉及到的正交或均勻試驗設計作為實例,強化試驗設計思路和結果分析的方法;教師的科研項目中涉及到藥劑學、制劑綜合實驗、生物藥劑學等課程的內容,則可與幾個專業課教師溝通,將科研項目任務分配到這幾門專業課程中,通過教師之間的通力協作和課程之間的交叉融合,將科研內容融入到教學中,使科研成果得到進一步完善;教師還可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全國大學生制藥設計大賽、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大學生化學技能實驗大賽、大學生“挑戰杯”等實踐創新賽事,有利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開拓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同時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科研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題,根據政策的指引,各高校均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可借此契機,將科研活動融入到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中,使科研、教學、創業呈現出"三位一體"的態勢,三者互相滲透[4],彼此促進。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均能得到提升,同時極大地促進了科研成果轉化。筆者所在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投入了創新創業研究專項資金,并制定創新創業基金管理辦法,為各學院創新
項目配備了創新創業實驗室、實驗設備及管理人員,鼓勵教師和學生從事創新創業研究。筆者所在學院青年教師將科研項目設計成創新創業的子項目,其中手工皂項目脫穎而出,該項目產品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并成功吸引企業意向投資。
民辦高??蒲薪ㄔO任重而道遠,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是關鍵因素。通過增強科研創新意識、完善科研保障制度、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創設科研創新平臺、力爭碩士培養資格、科研創新滲透專業教學、科研與創新創業相融合等舉措,為青年教師投身科研活動從內在驅動力、外在條件、自身素質修養等方面予以建設,將有助于青年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推動建設較高科研水平民辦高校的步伐。
[1] 徐休明.依托科研課題提升民辦高校教師創新能力[J].藥學教育,2016,37(20):24-26.
[2] 郭文婧.民辦高校招研究生資格破冰意義非凡[J].教育與職業,2012 (4):88-88.
[3] 章 良,敖桂珍,溫 紅.綜合性大學生物制藥專業的建設方向[J].藥學教育,2013,29(5):15-17.
[4] 苗春雨.以科研促動教學的師生協同創新[J].計算機教育,2017(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