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蕾
(湖北美術學院動畫學院湖北武漢郵編430205)
21 世紀隨著我國對動漫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動漫教育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對動漫產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動畫角色設計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高校動漫專業中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需要開展大量的實踐與探索。如何使動畫角色設計教學適應市場變化,如何使設計的動畫角色“活”起來,在影視動畫、動畫廣告、游戲動畫產業鏈中發揮良好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動畫角色設計創意與實踐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而動畫行業發展又非常迅速,使得高校中設置的動畫角色設計課程跟不上時代。導致教學內容不實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根據所調查的四所有動漫類專業的高校中,動畫角色設計(Animation charactor design)課程作為此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均開設在1-2年級的專業課程教學中,面向幾乎所有動漫、游戲類專業授課,在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其目的是使學生能系統地了解認識掌握動畫角色設計最基本的造型知識,專業設計規范與專業造型設計技巧。信息時代使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動畫專業的教學內容跟不上行業的發展,相關知識與內容較陳舊過時,迫切需要專業教師將最前沿的研究理論與方法講授給學生。
就教學模式而言,理論部分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起來感覺較為枯燥,并且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興趣不高,有些內容缺少必要的實踐環節。沒有具體的實踐教學,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創作思路和方法。就教學內容而言,動畫角色設計需要學生根據動畫劇本的要求,分析劇中各個角色的性格,從而設定出具有各自特點有吸引力的動畫角色造型。而學生在角色設計中無法準確地體現各角色地特征,缺乏對角色創作的基礎思路與設計要領。就課堂教學方法而言,單一的講授法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不高,難以滿足動畫角色設計課程對理論和實踐這兩方面地課程要求,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的。就教學考評的方法而言,實行隨堂作業進行考核,雖然學生按教學要求完成一套完整的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作業,但是教師難以從作業中看到學生創作過程中的完整思路,難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對動畫角色設計課程進行了課程改革,試圖解決當前存在的種種問題,改善學生課內的學習效果,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在動畫角色設計課程教學創新改革中,我們明確提出了“善導、交流、活練、反思”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平等、民主、和諧、共進的教與學關系,將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簡單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滿足多角度、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
(1)教學模式——善導、交流、活練、反思
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即探索適應教學內容的新型教學模式,各種教學形式相結合。動畫角色設計課程改革以案例教學為重點,逐漸將理論知識導入在案例學習的過程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而且能從學生那里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實現教學相長,不斷更新和補充相關專業知識。
以教師為主導,增強教師責任心,發揮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動性,把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型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堅持主動學習;更新教學觀念,以新的思想觀念教育人,正確的方式引導人,提高課堂吸引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興趣。以教學方案改革委突破口,廣泛開展啟發式、探究式、研討式等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團隊學習和團隊協作,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實踐。動畫角色設計這門課程,通過畫筆創造出來的角色,需要靈活、準確、精準的練習。不僅僅是要把動畫角色設計出來,還需要讓這個角色“活”起來,賦予這個動畫角色“生命”。
(2)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簡單化
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動畫角色設計的理論部分與知識要點設計成一個個案例,形成新型的案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鮮活具體的創作實例,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生動具體、直觀易學。
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對動畫角色設計的理論部分的學習。二是,學生對動畫角色創作的實踐部分的學習。采用案例教學,引入大量實際動畫創作的例子,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化,將抽象的角色設計具體化,將角色設計教學難點簡單化,提高學生的創作興趣與創新創作實踐能力。理論講解部分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講授、問答、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后,再進入實踐中的方案階段。多媒體PPT課件的形式已經成為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基礎環節,課件中全面而簡要的理論提綱、豐富而典型的專業圖片、形象而直觀的影像視頻等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部分從確定設計方案到作業制作完成,教師主要采用集體演示、實驗和匯看的方式推進課堂教學,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采用一對一單獨輔導,有針對性地解決,直到學生掌握實踐操作的關鍵步驟與方法,增加課堂師生互動的頻率,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
(3)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獨唱”,而是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討問題,開闊思路、集思廣益。我們在動畫角色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中,運用網絡交流、學術講座、教學沙龍、社會實踐和實習基地等各種新方法進行教學,改變了傳統課堂重說教的教育方式,形成多元化、多參與、多交流的教學理念。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逐步向課外進行延伸,也不再受空間及人員限制。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師個體與學生個體及群體的交流,還是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的交流,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方式。
動畫角色設計課程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方法,一方面,學生在整個學習中更為自主。通過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使學生的興趣點與關注點相應增加,同時開拓學生創作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網絡交流成為人們必備的交流方式。通過微信、QQ等聊天平臺,分享動畫相關學習資料,教師與學生也可隨時進行課外的討論與學習。這一新型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其中,師生關系更加貼近,對動畫專業課的教學效果較好。另一方面,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合作意識增強。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熱情和興趣后,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交流與探討,實現“在交流中學習”、“因興趣而交流”的良好氛圍。實踐部分的課程中,學生也會通過合作的方式揚長避短,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學生在學習中拓展思維不斷探究。多樣化的專業學術講座,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第二課堂學生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和專業實踐能力,組織校外動畫實習基地實訓營活動,參與動畫創作,拓展學生視野。學生的眼界打開了,才能有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思考,才能在綜合能力上有所提高,才能對將來新興的專業趨勢有所探究。
(4)教學評價——多角度、多手段、多形式
藝術類專業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實踐應用和藝術創作為評判標準,完善動畫角色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多角度考察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多手段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建立個人作品檔案,多形式將學生的動畫角色創作作品充分展示。
學生個人作品檔案是將創作思路、創作草圖、課堂紀錄等方面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是教師進行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學生專業水平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也是今后教學工作提高和改進的重要依據。基于動畫專業的學生特長及學習性質,結合專業方向和培養方案進行日常考核、課后總結,并通過課程教學匯報展的完成,對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健全動畫角色設計課程的課后總結工作,通過學生成績表、課程分析表的填寫,切實的將課程情況反應到實處,總結課程問題,提出課程改進意見與建議。
動畫角色設計課程教學需要不斷研究與創新,在信息量巨大的今天,教學工作也應該根據時代的進步而隨之發展。改革“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分析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條件。該課程的改革更新了教學理念,豐富了教學實踐,充實了教學方法與手段,為學生提供相對自由合理的學習平臺。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藝術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而且還豐富和完善了多樣的動畫角色設計課程。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注重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強化專業課教學的實用性和方向課程的應用性,在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相滲相融中,使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設計能力得到提高。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與整合,使課程體系由基礎知識到專業理論、由專業理論到實踐操作融會貫通,實現了理論與實踐完全同步的課程整合模式,為學生搭建合理的知識框架,構建完整、系統和科學的動畫角色設計專業課程。使教學效果呈現出“統一中求變化”、“實踐中求共性”,用教學、實踐和學術實現課程的引力作用。
結合動畫角色設計課程實際,進行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突破傳統教學局限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發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自主學習興趣,實現個性化協作學習,還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對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葉正華,葉鳳華主編《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賈否著,《動畫概論》中國傳媒大學2010年8月第3版。
[3]張月,動畫角色設計教學中造型能力與創新能了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4。
[4]張秋平,動畫造型設計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電影評介,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