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與戲劇表演之間逐漸出現了相互融合的趨勢,并且產生了新的變化。許多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中會一定程度地應用表演藝術與表演元素,以提高節目效果。這就使得播音主持與表演藝術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況愈發突出,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中起到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表演藝術與播音主持之間存在共性,主要表現在聲音藝術表達方面的共性上。無論是戲劇表演還是播音主持,都在一定程度上對聲音藝術有所要求,表演者或主持者可以通過聲音對表演或主持內容進行再創作,讓受眾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二者之間的共性來考量,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中的應用,對于播音主持的角色定位而言更有意義。隨著廣播電視行業的飛速發展,播音主持、戲劇表演乃至音樂歌唱等領域也逐漸相互融合,許多演員、歌手也開始跨界主持活動,甚至有人斷言,跨界主持成為時代的潮流。在這種情況下,播音主持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也必將向著多元化的方向推進。
相較于其他節目,表演藝術在娛樂節目播音主持方面應用較多,許多娛樂節目的主持人不僅具備良好的播音主持專業素養,在表演藝術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與娛樂節目日益涌現,各自吸引了大批的受眾,且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必然具備相應的娛樂素質,而娛樂素質的基本表現就是對表演藝術的應用,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可以通過表演藝術進一步提高節目效果,并且更好地契合節目的主題。
新媒體時代下,網絡節目的不斷涌現也給播音主持的職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播音主持需要進一步提高節目效果與可看性,可以通過對表演藝術的有效應用來提高節目質量。在這個過程中,表演藝術可以有效地加強節目主持人與節目之間的融合度。播音主持與戲劇表演都會給受眾帶來較強的感官沖擊與感染力,需要對主持手卡或者劇本進行二次創作,播音主持與戲劇表演者要融入自己的情緒、感情與理解,進一步提升立體感,而將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專業中加以應用,就可以有效地起到感官沖擊的疊加效果,提高節目的表現力。
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主持人可以通過恰如其分的表演來為節目加分,可以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主持人的表演并不完全等同于戲劇表演,而是將戲劇表演中的某些元素放大,確保受眾能夠較快感受到,并且需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在體現節目效果的同時,也要給受眾與嘉賓以良好的體驗,并且要守好播音主持的本分,絕對不能因為表演而喧賓奪主。在一檔節目中,播音主持除了主持節目之外,還可以通過表演藝術來提高節目效果,或者通過表演藝術來襯托嘉賓或凸顯節目主體,更好地促進節目傳播。
目前很多綜藝訪談節目中的現場表演,打破了傳統綜藝訪談節目中的單一問答的固定形式,有效地調節了現場氣氛。如金星在《金星秀》講述自己與空姐之間的“橙汁”對話時,不僅運用了語言表達,還很好地通過表情、肢體動作、聲音等各種表演因素很好地再現了當時的情境,極大地提高了節目效果。又比如朱軍在主持訪談節目《藝術人生》時,將表演藝術與播音主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節目中含有大量的戲劇元素,包括道具、布景、分幕等,通過戲劇元素與表演藝術拉近了與嘉賓及受眾之間的距離,并且通過主持人優秀的表演藝術營造出了一種戲劇情境,可以很快將嘉賓拉進某個人生片段中,觸動嘉賓的心弦,更好地實現了嘉賓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起到挖掘嘉賓身上閃光點或增加矛盾沖突的效果,吸引了大批受眾的關注。
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對于表演藝術的應用可以以自身專業為基礎,合理選擇表演內容與表演形式。例如戲劇表演專業出身的播音主持,在節目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戲劇表演方面的才能,以戲劇表演的形式來進行表現;聲樂或舞蹈專業出身的播音主持,在節目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音樂與舞蹈方面的特長,現場表演唱歌或舞蹈等,從而進一步提高節目的豐富性。
在實際的播音主持過程中,如果需要采用表演藝術來提高節目效果,則需要選擇與節目契合的方式來進行,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時刻觀察受眾、來賓或者搭檔的表情、動作與神態,以確認自己的表演是否到位、是否與節目相適應。或者根據受眾的反映與受眾進行互動和交流,以進一步拉近播音主持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營造節目氛圍。
無論是戲劇表演專業還是播音主持專業,都十分強調實踐能力,只有具備足夠的實踐經驗,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夠在職業生涯中越走越遠。在播音主持中增加表演藝術,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同時鍛煉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因此,可以根據節目需要適當增加即興表演來提高節目的可視性。比如臺灣的綜藝節目《周日八點黨》中,吳宗憲等主持人常常圍繞著一個話題進行即興表演游戲,每個人頭上貼著“關鍵動作”或“關鍵詞”,在即興表演中,誘導對方做出“關鍵動作”或說出“關鍵詞”,被誘導者一旦上當則被淘汰,并且需要接受相應懲罰。在這個過程中,主持人的表現是一種“低姿態”的表現,進一步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并且在主持人即興表演的過程中,節目的不確定性與可視性大大提升,可以超出預期地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
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舞臺表演的形式,加強主持與表演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節目的藝術性。播音主持可以根據節目的不同形式進行不同的表演,如新聞節目、訪談節目、娛樂節目、綜藝節目、文藝節目、真人秀節目等,依據節目形式做出適宜的表演。而播音主持本身也可以分成播音與主持兩個方面,前者主要依靠聲音來傳遞信息與情感,后者則對于聲、臺、行、表都有所要求,通過語言藝術與表演藝術來傳遞信息或情感。無論是播音還是主持,其本質都是以聲音為主的表演藝術,需要舞臺來供其表現與發揮。既然都屬于表演藝術中的一個門類,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運用戲劇表演與舞臺表演的形式來進一步提高播音主持的豐富性。
例如脫口秀節目《壹周立波秀》,脫口秀節目的本質就決定了這一節目需要播音主持與表演藝術充分融合,主持人周立波同時兼任主持人與表演者的雙重身份。周立波的一身西裝、噴滿發膠的大背頭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很好地表現了一個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出身不高但又拼命向著高雅階層靠攏的上海男人形象,這與他提倡的“海派清口”這種凸顯知識結構與語言修養的表演形式相契合。《壹周立波秀》節目通常會以舞蹈作為開場,在結尾處周立波還會演唱一首含有各種時事內容的歌曲,很好地將戲劇表演、舞臺表演、播音主持融為一體,這種表演方式受到了大眾的歡迎,節目一度贏得較高的市場份額。
在播音與主持工作中,表演藝術的有效應用應當是由播音員或主持人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通過聲音、形體、表情或語言等元素進行適當的表演,并且以專業為基礎確定表演內容,通過適當的即興表演來提高節目的不確定性與可視性,也可借鑒舞臺表演形式進一步提高節目質量。總之,在播音主持中融入表演藝術,能夠為電視節目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
1.彭松.播音主持與聲樂表演的共性與個性研究[J].藝術教育,2017(15):62-63.
2.趙敏.淺論表演藝術在播音與主持專業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7(11):174.
3.賈博雅.淺談聲樂、表演對播音主持與藝術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1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