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新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 210000)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學術性語言進行講述,數學又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課程,像是函數、不等式等都是不容易理解的,學生無法對這些枯燥、干板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又把自己當做教學中心,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只是一昧地追趕教學進度,讓學生沒有對知識點形成深刻的記憶.網絡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微課、課件、教學錄屏等多種方式,讓學習過程富有趣味性,同時讓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學生開始主動學習數學知識,課堂的氛圍更加融洽.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對老師講述的知識只是進行記憶和學習,沒有對知識進行反思,也沒有自主研究,認為老師傳授的一定是正確的,不敢質疑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和同學、老師進行交流,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差.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數學知識,自己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同時對老師的教學錯誤提出質疑,更正老師的錯誤,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學生能夠利用網絡社交平臺和同學交流,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合作,共同進步.學生還可以用網絡對教師提出教學建議,讓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這方便了教師進行教學但是也束縛了教師對數學知識的展開.各個科目被明細劃分,各科知識也不能聯合學習,斷開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讓學生無法建立完整的學習模式.在網絡技術的使用下,教師可以對數學進行展開,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時候,教師能夠讓學生利用電腦軟件進行繪圖,通過輸入不同的數據,來呈現不同的圖形,讓學生記住了圖形計算的公式,還讓學生學會了基本的電腦操作,
網絡時代下,多媒體技術在不斷發展,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的輔助教學.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知識更加易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教學視頻,同時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圓的周長與面積”這堂課程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展現生活中一些圓形的東西,讓學生能在視頻中對圓進行熟悉,進而提出問題,圓的周長和面積是通過什么方法計算的呢?圓的周長和面積與圓的直徑、半徑有關系嗎?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讓課堂活躍起來,最后教師再利用視頻對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展示.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
在網絡時代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重新樹立教學觀念,要在數學教學中成為學生的導師,讓學生在網絡中尋找知識、學習知識,自己只是對學生進行點撥、解疑,以此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主動參與,積極在網上尋找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知識,通過分析、整理,做出一個知識導圖,發送給學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走上正確的數學學習道路.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學生能夠提問說明學生在認真的聽課,這既檢查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又解決了學生對知識的疑問.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有同學就提出問題,多邊形邊數和內角和有直接的聯系嗎?教師在解答學生疑惑的同時對課堂進行錄屏,課下讓學生對著視頻再次學習,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
學習數學知識就要構建數學場景,教師可以利用網上的海量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場景.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創建合適的數學場景,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不能創設過于低齡化的場景,要與課堂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否則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概率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場景,小華非常喜歡一只小熊,想讓爸爸給她購買,爸爸采用投硬幣的方式來做決定,兩個硬幣一正一反則不買,都是正的或者都是反的就買,小華有多大的機會能得到小熊呢?大家可以動手算一算,學生會在場景中產生對知識的興趣,從而自己動手計算,老師只需引申概率的含義即可,這讓教師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都動手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教師要利用網絡技術,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要依托網絡的資源,合理運用資源,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生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習積極性能得到提升,學習效率得以提高,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加快自己的成才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