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鑫峰
(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九華初級中學 226541)
物理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基礎課程.關于物理的核心素養,由四方面構成,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及態度、科學應用.
科學知識的核心素養,指物理學科發展中,人對核心概念及規律的理解.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物理學隨之發展.此階段,人類不斷探尋物理現象所表現的內在聯系,分析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共同屬性,形成物理概念,歸納物理原理及規律,便于后人學習參考.對于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通過探知求索,了解并掌握自然界的構成要素、基本現象及規律,深入挖掘物質的復雜性、多樣性與統一性,經內化過程,形成唯物主義世界觀.
科學方法的核心素養,主要指人研究世界的思想及方法.物理學家研究自然界期間,通過不斷摸索,衍生出諸多研究思想,并提出了多種方法.此類思想與方法源于實踐,同時又凌駕于科學知識之上.
科學精神及態度的核心素養,不僅包含人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也包括人們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必須秉承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科學,探索真知,且在工作及生活中,必須實事求是.
科學應用核心素養,指人們利用所學知識與方法,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及意識.物理課程學習中,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要學會解答“模型化”物理試題,另一方面,需強調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物理問題的意識,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知識及方法,解答生活中問題.
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掌握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此目標,采取可行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價值.與此同時,教師必須重視物理科學方法及精神、核心內容、實際問題等多方面內容.初中物理教學中,以核心概念為導向,符合物理教學目標實際要求,基于此框架下,合理簡化物理概念、定義、公式及定理,教師教學更加方便,學生學起來更簡單,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凝華”教學中,教師簡單介紹凝華的概念:在溫度與氣壓低于三相點條件下,物質發生的物態變化,指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的現象.此物理模型,較為理想,而單純依靠教師說教,學生難以準確把握凝華概念的精髓,增加學習難度,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可創設相應的情境,并融入物理概念,解釋凝華的實際現象.電燈泡,用久了會黑,因為,鎢絲受熱升華,可形成鎢蒸汽,于燈光泡壁上,凝華,形成一層極薄的固態鎢.冬夜,室內水蒸氣,于窗玻璃上凝華,形成水晶.樹枝上,形成的“霧凇”.冰箱里,拿出冰棍,可見一層“霜”.另外,自然界中“霜”、冬天東北窗上的花紋等均體現了凝華這一概念.
初中物理教學中,為實現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應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形式,引導學生簡化、剖析問題,形成物理模型,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新課程中,重視科學探究是一個亮點,但是,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僅僅將科學探究當作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科學探究的價值被削弱了.初中物理教學中,一般情況下,需要探究的問題,在問題情境中,有明確標明,或者,教師有明確要求,學生按照基本流程,完成假設、猜想與實驗,得出結論.探究前,大部分學生能夠猜得到結論,探究時,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沒有用心思考.如此訓練,作用不明顯,意義不大,無法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難以提高其探究能力.
例如,力與運動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教師會要求學生探究運動狀態變化與力之間的定量關系,首先,要求學生假設并猜想,隨后,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緊接著,操作實驗,最終,獲得結論.在此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設計實驗、操作實驗的能力,但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十分有限,如拉力大小如何確定、如何平衡摩擦力、為什么數據存在一定誤差、為什么實驗會成功等.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下,強調學生科學態度、關注價值觀體驗是初中物理的基本要求.為達到上述要求,初中物理教師需依據物理學發展史,采取創設情境的形式,加強學生的確切認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強化學生科學精神.另外,初中物理教學中,為落實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物理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價值觀,而且要強調學生的科學態度.
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主體,而且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具備一定的物理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強化學生科學素養.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認識、探索這個世界,在此過程,教師的引導及示范至關重要,教師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方可深入講解物理現象.
初中物理,是初中新開設的課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關鍵.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初中物理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充分考慮學生特征,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綜合分析學科特性與教學目標,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強調知識傳授的同時,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