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江蘇省如皋市郭園初中 226500)
初中化學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都比較強,實驗使得化學充滿迷人的魅力,同時實驗也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化學中的實驗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的教學方式.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情景的創設來進一步的完善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可以使化學課堂教學取得一定的成效.化學中的質量守恒定律就是從定量的角度來描述化學實驗變化,同時質量守恒定律也是解決化學問題的理論之一,其應用的方面非常的廣泛,所以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強化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能力,在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注意力,強化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實效.
我國古人在研制煉金術的時候,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就引起了重視.在17世紀的時候海爾蒙特利用柳樹的實驗證實了水可以變成別的物質,但是質量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過程就是首先將柳樹和土壤分別稱重,然后就給小樹澆水,五年以后,柳樹已經長很大了,但是土壤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因此,海爾蒙特認為水只是變成了柳樹中的一部分,但是質量并沒有改變,當時這種說法誤導了很多人.但是后來在更多的理論中證實了這一說法是正確的,例如1673年波義耳煅燒金屬的過程中,發現了質量之間的基本關系.1774年拉瓦錫利用鉛和錫進行化學實驗,證實了物質反應前后質量的守恒等等.在此之后,質量守恒定律就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和認可了.
質量守恒定律幫助很多的人認識了自然世界的發展規律,同時還讓人們可以準確地進行化學實驗,并且在過程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質量守恒定律幫助哲學打下扎實的基礎,證實物質不滅的道理,有效地奠定了現代化學的發現基礎.
化學中的質量守恒定律的主要內容就是分子破裂然后再重新進行組合的反應,分析和研究化學反應之前和之后分子個數和原子質量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一直保持著質量守恒.明確質量守恒的基本內容,那么化學教學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以下幾點:首先就是質量守恒適用在化學變化中,但是并不適用于物理變化.其次就是明確質量守恒,并不是體積和別樣性質的守恒,比如在空氣燃燒的化學實驗中,氣體進行化學反應之前和之后的體積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不符合體積守恒.再次就是明確知識物質確實參加化學反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多數的物質雖然進行到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但是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化學反應中,這種化學通常就是出現在反應物過量的模式中.最后就是了解所有加入到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守恒中,在過程中不能忽視生成的氣體或是液體.
在當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學習中的重點,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成功,那么中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所以,教師需要了解和總結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創建高效的教學策略,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對化學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帶動課堂教學的效果,有效的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那么在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化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設備來進一步的強化學生對化學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因為化學實驗的操作比較難,多媒體的動畫播放形式可以在嚴格的把控下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因為初中生會對動畫的形式很感興趣.例如在氫氣的燃燒實驗中,首先稱氫氣和氧氣的質量,將兩者做密封的實驗,然后收集實驗結果的水滴,將其進行稱重,實驗之后就會發現水的質量完全等于氫氣和氧氣的重量,因為這種實驗在實際的操作中會很難做到,那么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就可以很好地將其進行展現.
在初中化學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利用互動討論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地帶動初中生的思維活動,高效的互動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化學教學方式.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中學生對問題看法不同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內容的討論形式,創建生動形象的化學教學情景.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做白磷燃燒前后的質量測定實驗,在過程中,往往就會發生橡皮塞沖出的情況,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和研究其中的原因,并且引導學生對怎樣改變這種裝置進行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會讓化學課堂活躍起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的學生說用手捂住,有的學生說放上面一個氣球等等.在討論之后,教師需要耐心的對學生的回答說出優點和缺點,并且向學生們展示正確的實驗方式和裝置.在討論中學生會認真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依照不同的觀點進行爭論,在爭論中得出正確的結果.同時在化學實驗課堂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時間去進行討論,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運作能力.
結合全文,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質量守恒定律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教師需要充分地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認真地研究和分析該定律中的相關內容,充分地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在過程中還需要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和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科學合理地創建化學實驗教學的情景模式,以此來帶動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對化學學習的欲望,幫助中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強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的思維,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初中生對化學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