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初級中學 226500)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達到把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無痕的融合呢?我們認為必須科學運用分層合作小組,激發學生熱情,減輕師生負擔,實現減負增效,走綠色質量發展之路!
“同組異質”小組是分層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研究統計,這應該是學習效果最好的一種小組!可先根據綜合成績將學生分為四個層次:前四分之一學生為D層,以此類推為C層、B層、A層.然后,把不同層次的學生編入同一組中,給同一組D、C、B、A四個層次的學生,分別編號為1,2,3,4,并師徒結隊:1,3為一對;2,4為一對.這種小組以“分層合作,抱團發展”為目標,適用于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尤其是需要組內交流、合作幫扶、督查過關等環節.
結合學生成績,確定組長即1號和副組長2號,分別幫扶對象3號、4號,確定師徒結對關系,明確相關要求,并對組長在課堂要求、下課表現、作業收交、協調管理、幫扶要求等方面小組組建做好培訓,凝聚組員合力.
對于每套習題試卷以及知識點,每一組正副兩位組長既承擔教會本組組員的責任,又承擔督查過關前一組1,3號和2,4號的責任,這樣幫扶、過關都不在同一組內,避免了包庇過關現象.對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過關的學生將被扣小組分的,影響組間競爭,促進學生過關實效.
學生之間互助幫扶、合作學習必須基于問題的解決,沒有問題無需合作,所以我們要求:所有練習一定獨立完成;完成情況一定會有記載;組內幫扶一定針對問題;針對問題一定回歸課本;解決問題一定限時完成;解析之后一定二次復述.只有這樣,合作才有基礎,合作才有指向,合作才能投入,合作才有實效.
平時教學中,“同組同質”小組可作輔助使用,把班級中相同層次的學生編入同一組,分別為D1,D2,D3;C1,C2,C3;B1,B2,B3;A1,A2,A3;明確一名組長,再在同層次組長中明確一名層長,并且同層次的小組安排在教室的鄰近區域,這種小組以“同層競爭,培優補差”為目標,適用于習題課,測試課等課型,尤其是需要檢測反饋、分層施教等環節.
根據教學內容、習題的難度不同,可以進行復式教學,培優補差.例如:在數學習題課上,正常情況下,教師往往都以解決中檔題為主,重點關注B、C層次的學生,很難兼顧到后進生和特優生.在習題教學中,可以讓A層次的學生完成知識點、基礎題,B、C層次的學生完成中檔題,此時對D層次的學生講解比較難的綜合題;也可以讓B、C層次的學生完成中檔題,D層次的學生完成較難的綜合題,此時對A層次的學生進行知識點、基礎題的過關.這樣,就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是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同層競爭就是必須想方設法讓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進行競爭,并進行適當獎懲,同層次學生之間水平相近,只有他們之間進行較量,每位同學才會滿懷信心的參與其中,為自己、為小組加分爭光.任何一次練習、測試、考試,同一層次處于成績的后五分之一的學生一定要扣層次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我們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業時,由1號收全本組作業,交檢查組的相應同號的學生批改,因為同層次后五分之一的學生被扣相應層次分,所以每個人都會改得非常嚴格,所以老師可放心學生批改的結果,也減輕老師批改作業負擔.
采用學生分層評價,設計了固定的層次分.如果需要加分,D、C、B、A四個層次學生的所加層次分分別為1,2,3,4分,如果扣分,D、C、B、A四個層次學生所扣層次分分別為4,3,2、1分.
原則上,小組交流前,主動展示的學生采用加層次分制;小組交流后,從4號開始展示,答錯的學生采用扣層次分制.這樣的優點,加分時,組內盡可能讓低層次的學生答,加分多;扣分時,從最低層次開始,答錯扣層次分,逼著小老師自己弄會的同時,還必須把自己的徒弟教會!如果連自己都不會,扣得層次分比徒弟還要多!為了體現公平,機會均等,提升各小組活動效果,采取每天值日組長隨機抽簽為主與教師指定為輔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展示反饋的小組.
為了讓評價更公平,教師備課時,根據內容的難度,將每小題前標出D、C、B、A四個能級,在小組展示反饋環節,可根據題目能級,進行靈活加扣分.例如:本題是B能級的,被抽中展示的小組中,B層次及以上的(B、C、D)三個層次學生必須全部掌握,采用扣層次分,A層次學生可以不會,采取加層次分(4分),這樣能真正做到在課堂上就做到分層要求,分層過關,尖子生松懈了,容易變成扣分大戶,后進生努力,能成為加分大戶,充分激發各層次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無痕融合.
動態分層,是分層后各層次學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變化的.一段時間,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分層的標準,既可以參照某一次重要考試的名次進行劃分,也可以采用達標測試形式,對學習內容達到不同的要求進行劃分.
分層的目的不是給每位同學劃分等級,而是更注重讓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用力“跳一跳”,就能摘到進入上次層次“這顆桃”,讓每位學生都能看到希望,重拾學習信心,找回學習尊嚴.小組學生是動態變化的,如果努力了,可能會向上進一個層;如果松懈了,可能就會相信后退一個層.最終目的是不斷壓縮低層次學生數量,增加高層次學生的數量.
每周可根據各組得分排名,適當增減周末作業,頒發本周優秀學習小組獎狀.每學期,評選期末優秀學習小組,并將結果與學生綜合評價掛鉤,并將評選結果全校展示,營造分層合作學習校園文化氛圍.實施小組分層合作學習以來,學生參與課堂熱情不斷提高,學生學習信心不斷增強,不同層次的學習成績穩中有升,贏得家長普遍認同.小組分層合作學習,促進了課堂教學的不斷優化,切實減輕師生過重負擔,全力追求綠色質量,提升師生獲得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陳志勇.初中數學小班化分層教學的四個“加法”[J].文理導航,2013(05):11.
[2]梁玨.例談初中數學分層遞進教學的實施與策略[J].中學數學,2017(06):52-54.
[3]莊嚴.數學分層與遞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2017(1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