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香
(貴州省黔東南州民族高級中學 556000)
新課改背景,是指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在此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是指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和學生應對教學內容共同研究和探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數學學習當中.此外,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采用創新教學方法,來調動課堂積極氛圍.對于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課堂內容應以探究性教學方法為主,再結合數學實驗教學來構建學生數學思維,于此,形成了新的課堂教學觀念.
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必須經歷的學習過程,該過程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從以下教學內容進行反思.一是,反思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關系應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兩者之間和諧友好相處,教師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對教學進行積累,從而有利于教師教學經驗的形成,學生依據教師教學方法,從而完善自我學習能力.二是,反思課堂氛圍問題.課堂問題活躍不等同于教學設計效果好,也不等同于思維活躍,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再根據學生的已有基礎水平進行教學制定,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啟發,從而保證活躍的課堂氛圍;三是,反思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學學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表達數學觀念.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對習題、試卷評價進行反思.在習題、試卷評講時,學生不只是對問題進行改正后明白該問題的解決方法,就代表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從中歸納數學思想方法.學生應該結合錯題,再對其數學思維進行擴展,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對數學觀念進行探索,更新數學教學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將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方法進行融合,促使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發展,并全面開展素質教育.
教師的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效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教師教學觀念的創新,能夠有效推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解題訓練和數學應用放在相同重要的地位,讓學生能夠通過一種解題方法推斷出其它解題方法.另外,教師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貫穿生活案例.在人教版《排列組合》章節內容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分配進行感知.如“教學中分課本概率問題”“座位分配方法種類問題”,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實例.為了改變傳統的說教式講學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課本分配排列問題”進行實際演練,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操作方法,來感受組合排列的形式.這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排列組合”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用探究性學習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從動態的知識中去探索新概念.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探究教學的方法來突顯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從而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的類比歸納,而教師所起的作用就是適當地提出相關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推導過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際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結合生物學中“細胞分裂”方法,對“三角函數”的推導進行探究,從而充分發揮課堂探討作用.
數學實驗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要促使學生用正確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在設計數學實驗的過程中,要與數學實際相結合,針對學生學習特點,這樣能夠使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問題的有效提問,進一步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自我控制能力.關于數學中變量問題,教師應借助數學實驗來完成教學,應用實驗現象對數學問題進行客觀詳細的描述,再進一步對現象進行評估和判斷,幫助學生在數學實驗操作中,構建正確的數學思維.
高中數學作為高中生高考必考的考試科目之一,其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能力有著重要聯系性,其中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考試結果決定學生的未來發展,基于此情況,學校應建立高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以此為中心,對課堂教學和習題、試卷評價進行了反思.研究結果表明,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校應該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以及對數學進行實驗教學,從而構建學生數學思維.最后,希望本文所探討的教學策略能夠對今后的數學課堂教學提供幫助,從而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