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時俊
(貴州省黔南州都勻二中 558000)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依托的課程,在教學中有效開展教學無論對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尤為重要.在新課改模式下尤為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其對化學實驗教學的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積極探究實驗教學方法,并結合實際教學現狀,科學的設計教學計劃,注重學生學科興趣及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實現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化學教師通常以完成教學目標為重心,忽視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現今,應試教育及高考依舊影響著學生與化學教師,他們已習慣將化學實驗當成獲取高分數的一種工具,并未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化學實驗認知的偏頗,使得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根據高考的考試提綱來選擇化學實驗展開教學,其余的實驗課程便被忽略掉.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易受到化學教師的影響,只對注重以往高考中出現的實驗,在聽課時,對于其他的實驗囫圇吞棗,不能靜下心去認真的探究其化學原理.教師教什么,學生就被動的接受什么,使得化學實驗教學目標難以有效實現.
高中生本應是實驗學習主體,但有些教師,為節約教學時間,過多的對學生的時間進行干擾,使得學生沒有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實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高質性,關鍵在于高中生能夠自主、獨立的進行實驗,在實驗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化學思維的有效激發.在實際化學教學中,教師進行實驗操作的較多,學生只是觀看實驗操作的觀眾,有效的實踐機會少.甚至在有些高中學校,教師只是進行實驗理論講解,從未進行實驗操作.在新課改背景下,無論教師親自動手實驗,或者只有講解實驗,都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與新課改教學理念相背離,不利于學生化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難以實現的一大因素為:實驗操作的不規范性.主要原因為:其一,出版機構未能及時的對化學課材編撰、分析,使得化學實驗教學課材無法更新,容易出現實驗內容與化學課材內容想脫離,使得實驗操作難度加大;其二,教師力量薄弱,由于教師對化學實驗的認知偏頗,致使其未能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忽視自身化學實驗專業素養的培養,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難以對學生進行科學、規范的實驗指導,導致實驗教學的失敗;其三,教師對學生實驗引導不足.學生雖然對化學實驗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學生對實驗目的、如何科學的設計實驗、實驗必備條件、實驗影響因素等知道的較少.當化學教師下達實驗任務后,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缺乏獨立的認知,加上化學教師未能及時的引導,使得化學操作失誤.
新課改教學理念提到的實驗探究教學理念與以往的教學理念截然不同,尤為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譬如,提倡教學相處長、因才施教、分層教學等.對于這些教學理念,化學教師也能侃侃而談,未能有效落實,追其根源,主要因為化學教師未能徹底的改變教學觀念.
為有效改變教學現狀,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有以下四大方面:其一,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實踐課程的推行;其二,真理是在實踐探究中得來的,教師應科學地設計實驗計劃,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其三,認真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培養,規范的進行實驗教學;其四,在實驗教學中,應切實把握實驗教學尺度,正確樹立引導意識,確保實驗教學有序進行.
實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高效性,離不開教師與學生對化學實驗端正的態度,正確的認知,不再將化學實驗當做獲取高分的工具,而是將化學實驗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利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科學的進行實驗引導,鼓勵學生獨立的進行實驗,激發學生化學思維,使學生在遇到新知識后,能夠合理的做出分析、假設,進而獲取深層次的認知.教師應認識到,高考化學實驗類型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學生化學實驗基礎夯實,才能觸類旁通,根據高考實驗試題跡象,尋找解題突破點,從而高效答題.
學校領導應注重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確保教師能夠嚴格的對實驗教學進行管控,減少學生化學實驗出錯率,提升化學實驗安全性.為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采用激勵教學機制,鼓勵學生進行實驗,端正學生實驗態度,當學生成功驗證實驗理論后,教師應及時給予嘉獎.
高質量的化學實驗教學需要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教師只有正確認識當前化學實驗教學不足,科學的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優化,才能實現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