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口岸實驗學校 225323)
初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難度適中,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活動課的上課過程中,教師既要保證課堂內容不脫離數學基礎知識,又要保證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現狀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為學習興趣度不高,在面對數學學習困難時很容易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活動課的教學時間來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困惑,并且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為了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劃分方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按照成績的層次進行劃分,也可以按照教室座位就近劃分,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一問題,在教師給出正確的答案及解題思路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與小組同學進行分享,成員之間也可以互相提出參考意見,有利于學生思路的拓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還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討論活動還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把傳統嚴肅的課堂轉化為多人合作式的活躍的課堂,幫助學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學習.
探究性活動就是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反復推敲,從而總結出相應的結論,這一過程主要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經常組織探究性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對相關問題進行相應的研究,學習效率更高,相比于教師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來說,這種探究方式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從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對于教材中的某一核心問題,在正式講解之前,教師可以留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討論,互相提供參考意見,針對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進行自主探究,然后以此為切入點,引入到新課的學習過程中.由于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很多,如果教師直接把相關知識講解名學生,學生很有可能出現記錯記混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習效率,但是如果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由于學生對三角形的基礎知識已經掌握得比較多,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得出一些相關的結論,以此為基礎,教師在進行后期的教學時,學生就不會出現混亂的情況,而且這種探究活動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初中階段的部分數學問題都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為了強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遷移應用能力以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應用性活動.在某一問題講解完畢之后,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有牢固的掌握,還要能夠把握住問題的切入點,更好的解決問題.把應用性活動引入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圓”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等相關概念以及計算方法,在相關知識教授完畢后,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應用性的活動,比如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井蓋的設計,首先可以先讓學生思考問題“為什么大部分情況都是圓形而不是方形、圓形井蓋相對于方形井蓋兒來說有什么樣的好處”,然后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井蓋,要保證井蓋的大小合適,不能過大而造成材料的浪費,也不能過小,這就要求學生綜合考慮課本上對于圓的概念解釋,并且把它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雖然初中生不像小學生那樣具有非常明顯的貪玩特性,但是由于初中生本身的性格特征,他們仍對一些游戲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把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也可以相應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把枯燥的數學教學與趣味性的游戲相結合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或者是教學過程比較枯燥的、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一些游戲環節,在課上的教學過程中,把游戲環節與教學內容相融合,讓學生通過游戲來理解相應的基礎知識,并且通過游戲深化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時,要注意游戲的度,不能因為游戲而讓學生忽視了對知識的學習,課堂上要以課本知識為主,以游戲輔助教學.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學生通過游戲來學習相關知識比普通的說教,學習效率更高,知識接受速度更快.
數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科目之一,初中數學內容難度適中,非常適合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數學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階段的活動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充分發揮活動的作用,又不能脫離教材的基礎知識,真正做到教材與活動相結合,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同時為學生高中階段更加深入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春平,張皓,張麗穎,陳芳.活動課的教育價值和實踐模式綜述[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2]成蓉. 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