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東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中學 272100)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具體數列的求和方法運用到一般等差數列的求和過程中,完成等差數列數列的求和公式推導,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數學抽象素養.通過例題的研究,完成數學建模的全過程,有效地培養數學建模素養.借助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等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進而追求科學精神、實踐創新等素養的提升.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筆者所在學校的高二科技班學生,平時運用翻轉課堂在家學習數學已經成為常態.學生在翻轉課堂討論區經常提出問題、發表觀點、展開討論.經過“等差數列”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等差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的運用的基本方法.
筆者根據翻轉課堂的理念,設計了適合我校的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翻轉課堂模式:“兩案兩段八環節一量表”.“兩案”是:一份側重于學生自學“課前自學案”,一份側重于課堂重點難點突破的“課堂學習案”;“兩段”是指基于“翻轉課堂的”的兩個學習階段,第一段通過“課前學習案”落實,包括“學習目標”“教材自學”“微課助學”“課前練習”等四個環節,第二段包括“重難點突破”“課堂練習”“習題研討”“反思提升”等四個環節;一量表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量表”,在課堂教學中,依據量表對學生的素養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價.
在該環節中,筆者將微課視頻推送到高中數學翻轉課堂平臺,并向學生分發“課前學習案”,學生進入高中數學翻轉課堂平臺,觀看微課視頻,完成自學任務.
環節1.學習目標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自主學習,因此讓學生知道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非常必要.科學的學習目標設計突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會學習”的素養.
環節2.教材自學
為了增強學生的預習效果,我們在“課前學習案”中設計了知識梳理表,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預習教材,填寫知識梳理表,使學生預習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環節3.微課助學
本節課開發了兩個微課視頻.微課1講解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過程,注重數學抽象素養的培養;微課2講解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實際應用,注重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
以微課1為例,從一個“搭積木”入手,提出問題:怎樣求所用積木的塊數?方法1是“首尾配對相加法”,呼應學生在預習教材中的高斯解法.方法2是將積木倒置進行求和,引導學生發現積木倒置的方法本質是“倒序相加法”,并鼓勵學生使用倒序相加法獨立完成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
環節4.課前練習
在“課前學習案”中設計“課前練習”模塊,目的是評測學生課前預習效果.本節課的課前練習,安排了如下題目:
(1)如何求1+2+3+…+100的值?
(2)如何求1+2+3+…+n的值?
(3)等差數列-10,-6,-2,2,…前多少項的和是54?
環節5.重難點突破
學生在課前已經完成深度預習,課堂互動將更加有效,重難點突破將更加順利.筆者安排各小組選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老師進行適時點撥、總結,著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環節6.課堂練習
翻轉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課堂富余時間較多,使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多設計一些練習放到課內.作業設計一般要求在25分鐘左右,以近年來的高考真題與模擬試題為主,有一定的坡度.
環節7.習題研討
翻轉后的課堂教學要在課堂上完成習慣的反饋.學生可以在小組內部分享解題思路,也可以由小組選出代表給全班同學分享解題思路,也可以師生之間進行交流.
環節8.反思提升
反思環節是翻轉課堂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通過該環節,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對解題方法進行提煉.
普通的數學測試是很難全面評價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的.為了較為科學地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水平,我們設計了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發展量表,記錄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真實表現.本節課筆者依據教學內容設計了“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發展量表”“數學建模核心素養發展量表”.
翻轉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科學精神”等素養.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課前微課學習、課中合作探究小組展示,著重發展了“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素養.學生在學習中,扎實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一是分析教學內容包含哪些具體的核心素養,并依據知識要點,課前認真制作針對核心素養發展的微課.
二是課堂互動要圍繞具體問題開展.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討論,教師主要進行答疑解惑,引領提升.
總之,“兩案兩段八環節一量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學生探究的主動性,使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不再是空洞的口號,為學科教學變革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