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喜亞拉圖
(內蒙古赤峰市赤招生考試中心 024000)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生物技術對人們生活越來越重要,染色體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仿生工程等慢慢走近了人們的生活.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中明確提出,高中生物教學應植根于現實生活,注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力求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生物知識應用能力.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對當前生物教學現狀進行審視,敢于走出 “書呆式”教學誤區,根據課材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科學的篩選生活實例,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探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并敢于利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雖然高中生物教師也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但在教學設計時,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為切點,科學的設置生活化教學策略.有些高中生物教師為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材重點,會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對比講解,但由于學生與教師所處環境、年代的差異,致使有些學生難以有效理解生物教師列舉的實例,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伴隨著新課改教學的有效進展,雖然大部分高中學校也都積極開展了生活化教學,但傳統的教學形式并未發生改變,生物教師依舊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傳授,并未科學的給予學生探究、探討、掌握的時間,限制了學生生物思維的擴散.許多高中生物教師在展開生物生活化教學時,與學生的溝通較少,致使學生難以有效的理解教學內容.此外,高中生物教師未能對學生探討的教學任務進行科學的引導,致使有些學生浪費掉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學質量難以有效的提升.
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生活實際問題,影響著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質量.如果高中生物教師認為學生熟悉的實例,學生一無所知,則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前,熟讀課材內容,并積極列舉生物學相關的社會熱點信息,定會引起學生的關注.
生物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當前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生物教學課時安排較為緊張,生物教師很少組織學生參加野外活動、參觀生產基地等生物知識類的教學活動.由于高中生物教學缺少色彩,學生只能被動、機械地學習生物,自主性學習興趣不高漲,難以有效地將生物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生物思維得不到有效激發.
教師在教學時,應主動賦權于學生,使學生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新課授課前,教師應提前做好課件,并將課件內容上傳至班級群內,引導學生提前掌握教學目標,鼓勵學生提前進行探索.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根據課材內容,積極提出相關生活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在課件制作前,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掌握其喜好與生活經驗,科學的進行備課.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科學的篩選與課題相關的資料,使學生生物知識得到充分鞏固.譬如:在學習“植物激素調節”相關知識時,教師要給學生展示一下生活中的植物向光生長現象,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觀看一下“會走迷宮”的大蒜苗,并繞學生進行思考,植物為什么有這樣的習性呢?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掌握學生成長經歷,從而科學的設置生活化教學計劃.譬如:在學習“顯性與隱性基因的遺傳概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答自己的雙眼皮、單眼皮時遺傳誰,并在黑板上做好記錄,然后一起進行探討,使學生意識到生物知識無處不在.譬如:在進行果醋與果酒的制作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對課材內容進行學習,勾畫教學重點;待學生掌握后,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親自進行實驗操作,制作果酒或果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生物發酵的奧妙.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不但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還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利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師應意識到,生物學習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考試成績,而是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生物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更好的服務于生活,開展生活課外活動就是將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的重要方式.在緊張、高壓的高中學習氛圍下,開展生物課外活動,不但能放松學生的心情,還能使學生在清新的氛圍有效的進行互動,獲取新的生物知識.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多樣化.教師在進行相關課題教學時,科學選擇社會熱點,激發學生生物探究熱情.譬如:在進行基因相關教學時,教師可向學生宣講基因方面的熱點,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于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致使日本本土出現大量的癌癥、白血病患者;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熱題.教師通過科學的選擇熱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從而實現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將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生活化,是優化生物教學的必然趨勢.高中生物教師只有實時的對生物生活化教學進行審視,科學的設置教學計劃,注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實現生物教學的高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