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軍
(江蘇省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211400)
對于適合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實驗,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讓學生明確實驗的步驟,避免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時產生問題,對于不適合學生進行操作的實驗,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來增進學生的理解.雖然學生沒有必要進行實際操作,但實驗原理、實驗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演示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勢,教師合理教學設計,將操作與講解相結合,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并且通過操作的規范性提升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精準.
對于演示實驗這一教學內容來說,合理的教學設計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思考某一實驗是否可以進行演示,除了考慮安全性問題,還要考慮實驗的效果和總體的教學安排,另一方面,老師還要對演示實驗的時間進行設計,這一實驗適合在相關知識講解之前、講解過程中還是講解之后進行操作,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實驗操作的時間要控制在多少分鐘之內,這些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實驗,由于大部分實驗的可操作性都比較強,教師需要考慮的往往是具體的教學設計,演示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哪個階段進行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哪一類型的實驗只需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了解即可,哪些實驗還需要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進行鞏固.例如在“利用打點計時器等實驗器材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實驗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一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學生需要進行實際操作.為了保證學生實驗的效率,教師需要把實驗安排在具體知識講解完畢之后,雖然基礎知識已經講解完,但仍有部分學生會對實驗存在一定的疑問,教師可以先進行演示,讓學生明確實驗細節方面的內容,然后再由學生進行實驗操作.
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過程中的講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只有把操作與講解相結合,才能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對于實驗的疑問和問題.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考慮到實驗的連貫性以及其它因素,忽視了講解這一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只有通過視覺觀察教師的操作、聽覺聽取教師的講解才能對整個實驗的概況和細節都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要注意控制實驗的步驟和節奏,不要為了追求實驗的速度而導致學生理解不到位的現象出現,盡量一邊進行操作,一邊進行口頭講解,對于那部分實驗進度快的演示,在進行某一操作步驟的演示之前,教師可以先把即將要操作的原理和即將出現的實驗現象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對出現的實驗現象有一定的把握,對于那部分實驗進度慢的演示,也可以邊操作邊講解.例如在“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操作過程中,由于在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時,彈簧伸長的長度是不同的,而且彈簧伸長是一瞬間的,教師可以在懸掛鉤碼之前就對操作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確此次懸掛的鉤碼的數量是多少,然后再進行操作,讓學生觀察操作結果,記錄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長度.對于學生而言,如果沒有教師的語言講解,他們很難了解教師的實驗思路,另一方面,教師的講解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是影響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的規范性往往不夠高,部分教師認為演示實驗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實驗有一定的了解,實驗的規范性可以有所放松,只要能夠讓學生進行一定的了解即可,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由于教師的操作缺乏規范性,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產生偏差.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只有提高操作的規范性,才能讓學生對實驗的概況和細節都有一定的了解,當教師的操作規范性高時,學生對于實驗的掌握程度也會更高,當教師的演示實驗操作不夠規范時,學生很難了解細節方面的知識,而且由于不規范的實驗忽略一些內容,學生很容易出現知識的盲點,當考試過程中或者是實際生活中,遇到與之相關的內容時,教學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因此,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首先要按照正確的實驗步驟進行,讓學生了解實驗的進度,對于細節方面的操作,也要按照最高標準進行,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操作過程和出現的實驗結果.教師要避免出現由于對實驗規范性不高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出現偏差的現象,雖然實驗規范性的提升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工作量會加大,但是教師要盡量避免個人單方面認為簡單講解就能讓學生理解的問題,教師忽略的細節可能就成為學生學習中的盲點,只有通過細致化、規范性的操作,學生才能最直觀地了解整個實驗.
演示實驗的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教師也要進行相應的創新,不能僅僅把演示實驗當作教學中的簡單環節來對待,而是要通過將其質量的提升達到提高學生實驗學習能力的作用.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實驗,教師可以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演示實驗只是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對于部分操作難度大而又需要學生了解的實驗,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總之,演示實驗作為一種實際操作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具體實驗的理解,但具體的教學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提高教學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