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煒迪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中學 511400)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具體表現,其主要包括宏觀便是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素養是學生潛在的能力,其表現為隱性.素養是學生所學知識積累而來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而學生學習知識時又依靠化學素養將其完全掌握,所以兩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教師在進行學科素養的培養時可以某一知識學習為基礎進行特察,關注并掌握其發展與進度.模型建構便是優秀基礎之一,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課堂交流是教學重要部分之一,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能夠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而學生在與教師溝通中能夠快速解決疑難困惑之處,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增強對其的掌握.促進師生交流,教師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教師主動詢問,積極互動,在課堂中運用適宜高效的提問帶動課堂,另一方面則是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生敢問、愛問的習慣.首先高中階段學生認知水平較高,心理逐漸趨于成熟,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有一定的拘束.教師在高中伊始就應該積極主動與學生交流,養成學生與教師交流的習慣,這樣后期才有可能推動學生主動詢問教師,與教師進行交流.在化學模型建構的學習過程中,因為高中階段要求較高,學生需要不斷整合所學知識,進行相應的分類處理,最終達到學生能夠主動根據化學符號了解其分類屬性等信息.在這一學習過程中,由于知識數據量的巨大以及其中轉化的難度,學生很容易就會陷入誤區、踩進陷阱,所以教師需要不斷與學生進行交流以確保其學習狀態,且及時將學生從疑難處拉出.
如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便經常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不僅課下或是練習時對學生進行詢問等方式的交流,在課堂中教師也可以選用提問的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詢問多數具有生活化特點,整體處于輕松的狀態,而后者則要求教師對此進行精心設計.這是因為課堂有效提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但不適宜、不恰當的課堂提問知識徒然浪費課堂時間,增加課堂的枯燥程度罷了.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需要首先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教師在計劃教案時便應該考慮問題應該提什么、怎么提、什么時候提,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考慮課堂實際進行靈活變動.優秀的課堂提問應該是語言表達清楚、時機恰好、針對性強以及能夠承前啟后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相應設計時應首先提高自身業務能力與教學水平,設計出具有質量的問題.其次教師需要仔細考慮提問時機,為后續教學做好準備.除了教師主動詢問學生,教師還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敢問、愛問提供有力支持.如我在課堂教學中,開始階段便采用主動詢問學生是否有困惑不懂的地方,樹立平易近人的教師形象,拉近師生距離,后期學生在與筆者逐漸熟悉之后便開始積極交流,為教學計劃的實施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與支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科學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教學設計,理智教學.模型建構是高中化學重難點之一,學生完全掌握這一能力需要進行長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遵循客觀規律,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教學進程的靈活變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模型建構中,學生首先需要不斷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形成基礎,隨后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整合與網絡的構建.但在這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知識的積累與變換,其工作量極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與指導,為學生的建構指引正確方向與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常會根據與學生交流得來的信息進行教學進度的調整,在多數學生反映困難的區域進行重點詳細分解.同時為了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筆者有時會邀請學生上臺講解難題,以學生角度講述對于問題的思考.
學生在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后需要將其整合架構成為知識網絡,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記憶,另一方面模型建構要求學生能夠對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歸納分類,再根據于此深入學習,直到學生能夠有效掌握模型建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指導學生結構網絡.我在教學中便要求學生分別在每月、每學期進行知識的總結,畫出所學知識的思維導圖.該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知識,且對化學知識進行分類.模型建構要求的知識量巨大,教師分期要求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減輕工作量,且提高學生對所學的掌握程度.
在基于模型建構培養高中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科素養屬于隱性潛在的,所以教師無法明確了解學生的素養水平,但是由于素養依附于知識學習及掌握中,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觀察、采取信息.同時模型建構是高中化學重難點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學習狀態進行后續教學進程的調整,且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有效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架設知識網絡,從而完全掌握模型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