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215614)
創新思維是人在創新活動認識過程中,善于思考、發現、認識新信息、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等,掌握其基本規律的一種思維活動,它是創新能力的基礎.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著重培育他們的發散思維,是指沿著不同方向思考、不同角度尋求可能解決問題的思維觀察和方法.
實驗設計是進行實驗的前提,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設計實驗,可以通過實驗的相似性來由一個實驗導出多個類似的實驗.如在設計比較沙子和水升吸熱升溫快慢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復習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按照相同時間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時間的設計思路,學生就能容易的設計出兩種比較沙子和水吸熱升溫快慢的方法.學生通過自己和以前實驗的對比,這樣既能提高相互對比參照的能力,又能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并不是知道結論,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的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探究、實踐、思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如《變阻器》一課的教學,教師先出示一盞調光臺燈,旋動按鈕,讓臺燈發生由亮到暗的變化,教師再讓學生推測臺燈內部使臺燈亮度發生變化的原件是什么,引發學生對變阻器的好奇心,創設了良好的探究氛圍,再通過實驗對變阻器的使用方法進行探究,從而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學生的學為中心,體現學生的探究過程,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非常有好處.
想象是創新的起點,一切創新活動都是從想象開始的.想象力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每個學生每天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事物,無論是簡單現象還是復雜現象,只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總能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來.所以在學生剛接觸物理時,我就要求學生去仔細觀察周圍的物理現象,每天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比如:有位同學在開學初提出了“為什么從水龍頭中流出的水珠往下越來越細?”首先對這位同學的觀察力作出了肯定,同時鼓勵其他同學也去觀察這個現象,激發他們對物理探究的興趣,也為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教學設置懸念.在平時教學中,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引起學生的注意,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產生不平凡的回答,激發不同思維的撞擊.
小制作、小發明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它們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各方面的專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各種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身邊的物品、學習工具等設計實驗,比如在學習“摩擦力”時,為了認識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將兩支鉛筆放在鉛筆盒的下面,拉動鉛筆盒;然后把鉛筆取下,再次拉動鉛筆盒,比較兩次拉力的大小.同樣,也可以用硬幣設計實驗,用同樣的力一次使硬幣滾動,一次使硬幣滑動,比較硬幣兩次移動的距離.在學習了彈簧測力計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牙膏盒、橡皮筋、回形針、鉤碼等器材自制彈簧測力計.學生通過小制作、小發明活動,能夠充分認識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思維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抽象的心理活動,教師應當通過組織有效的教學,幫助學生在形態各異的模型分析和對比中,抽象出共性,洞察共同的物理本質,從而跨越思維障礙,促進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學習了“動能和勢能”之后,學生在做動能和勢能如何變化一類的題目時,并不去考慮實際的生活現象和物理過程,還是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來解題,針對這個問題,做到這類題目,我便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想象“蕩秋千”過程中,秋千往上、往下高度和速度如何變化,單擺在左右擺動時高度和速度如何變化,滾擺在上下滾動過程高度和速度又是怎么變的.基于對這些具體的物理過程的想象,可以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最后利用物理模型去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縱觀古今,從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創造和認識沒有直接感知過的事物,極大地豐富了精神世界.訓練學生多“思”,鼓勵學生進行多方位發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論證,使學生的思維水平逐漸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創新意識是是追求創新、推崇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才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激發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就會對物理課堂產生盼望、向往的心理,進而對物理發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教學時的態度和藹可親,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一種積極愉快的環境中放松的學習,放松的思考,必然有利于形成創新的心理環境.
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僅和智力因素有關,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個性特征有關.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只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活動中,各盡所長,各有所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應該鼓勵學生與眾不同,能形成自己思考問題風格和方式,這樣,才能有助于求異思想的存在,有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總之,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在物理教學中,只有找到了與創新的結合點,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