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燕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白米中學 225505)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都蘊含著深刻的物理內涵,初中學生要想學好物理這門基礎課程,就必須清楚物理被運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根據實際生活中的表象去設置各種初中物理問題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指引和啟示初中生的思維活動.
所謂“輻射式”問題情境,指的就是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把教學大綱中的某個知識點作為關鍵,從不一樣的層次、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角度去設立相關的物理問題,引導初中生在學的過程中去探究與這個核心知識點有密切關聯的其他重要知識點以及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在設置這種物理問題情境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強對該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使初中生的思緒得到開拓,還可以培養和鍛煉其發散性思維.例如,筆者在開展“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一章節的教學任務時,在初中生們經過筆者的講授已經理解了杠桿的平衡所需要的前提之后,為了加強其對杠桿更深層次的了解,筆者就運用了大家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在工地中利用杠桿來撬東西”這種場景來設立下面幾種物理問題.情況一:當使用同一個杠桿來撬起同一個物體時,若是在一個用力點通過不同的方向去發力,每個方向所需的力量大小相同嗎?情況二:當使用同一個杠桿來撬起同一個物體時,兩個工人分別選擇往下撬和往上撬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所需的力氣最小呢?情況三:當使用不同的杠桿來撬起同一個物體時,為何杠桿的長度越長,撬物體時花費的力氣越小呢?在探究以上幾種實際問題情境時,筆者要求初中生們找到每種情況下的用力支點,畫下各個情境中力的方向和力臂,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用計算解答出哪種撬的方法是最輕松的,只有全面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如此一來,不僅使初中物理教學的實用性得到體現,還可以有效地開拓初中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
實驗環節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規律的展現和理論知識的豐富是人類不斷嘗試和探究的成果.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嚴格的要求,物理教育必須致力于增強初中生的鉆研探索意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鍛煉初中生的邏輯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因此,幫助初中生形成科學探究精神是每個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所需要關注的問題.利用生活表象來設立“探究式”物理問題,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能夠依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在講授初中物理的相關教學內容時,以創設一系列逐層遞進并且相互聯系的探究性物理問題的方式,來啟發初中生去找到問題的關鍵,引導其從物理規律的角度解答問題.或者讓初中生懷著這些疑問來聽物理課,從而得以實現初中生物理鉆研精神和分析探索能力的發展.例如,筆者進行“摩擦力”這一章節的教學活動時,大綱中提出要求學生掌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響.于是,筆者為學生設置了以下幾種生活情境.情況一:大家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可能會看見,自行車的腳蹬、把手上的橡膠材料這兩處會有或凸或凹的紋路,為什么要制成這種樣子?情況二:當同學們用一個小車運東西時,放滿物品的重車比放很少物品的輕車更難推動,這可以作為摩擦力與重力有聯系的證明嗎?探究完以上兩種物理情況后,初中生們就基本清楚了決定摩擦力的因素,然后筆者開始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探究摩擦力.情況三:同學們如果要在地面上推動一個物體,是不需要花費很大力氣的,而如果將兩個相同的物體同時推那么就需要很大的力氣,這可以證明摩擦力會隨著接觸面積的變化而改變嗎?這樣一來將更加有效地激起初中生探索摩擦力的欲望,引導其更深層次地探析摩擦力的相關生活應用.再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看法,就能高效地促進初中生物理探究精神的形成.
為了增強初中生對物理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可運用許多方式來設置充滿懸念和引人好奇的物理問題情境,從而促使初中生在物理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形象語言設置問題情境.物理教師可使用生動趣味的語言和引人注目的方式來設置“懸念式”物理問題,使初中生形成渴望答題卻不知道正確答案的急切心理,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例如,筆者在開展“流體壓強與流速的聯系”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時,為同學們設置了此種“懸念”問題場景:人們在高鐵站的站臺上等車時,可以看見地面上劃著一條黃線,所有人務必要站在黃線以外的地方等候,黃線內的區域在高鐵進站時是十分不安全的.那么為什么黃線以內是不安全區域呢?在初中生們都對此充滿好奇跟疑問的時候,筆者就引入了那節課的教學主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聯系”.這種讓初中生們帶著疑問去聽物理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起其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其次,初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利用生動有趣的生活現象來設置教學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很渴望了解未知的世界,他們具備極強的好奇心,想要了解懸念背后的真相.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切實考慮初中生的身心特征,設置靈活有趣的物理問題場景,為其不斷探索奧秘的物理世界注射動力.
總之,運用實際生活表象來設置物理問題情形,可以調動初中生對物理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增強初中生的求知意識和對疑問的探索鉆研精神,還能有效地發展和鍛煉初中生運用物理理論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