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霞
(江蘇省海門市開發區中學 226100)
學生在一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對物理是特別喜歡、特別向往,那是因為,一開始的物理課有很多有趣的實驗,趣在奇妙、趣在震撼、趣在好玩,因此,學生往往是樂此不疲.相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實驗的變少,這種興趣慢慢減弱,到最后甚至是厭倦、討厭等.因此,在此,我們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開啟深入有效的興趣激發之旅,為此,筆者結合課堂實際,談談從以下三個環節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啟發智慧.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第一要素,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很多物理規律或結論都是通過物理實驗來獲取的.而且物理實驗的操作與設計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與設計能力,這種能力將大大服務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服務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最終促進學生在學習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實驗的價值和意義非常深遠,所以,筆者在初中物理的課堂上,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迎合學生興趣和教學內容的實驗情境.
比如,在物體的浮與沉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并不是從受力分析的角度和學生去分析浮沉條件,通過物理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物理探究之旅.教師首先,給學生準備豐富的實驗器材,有大燒杯,乒乓球、雞蛋、橡皮泥、鉛殼牙膏盒等,然后放在水面上,學生會看到有些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有些是沉入水底的,有些是懸在水中間的,此時教師就拋出一個問題,你能讓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木塊沉下去嗎?你能讓沉在水底的雞蛋浮起來嗎?你有幾種方法,這些方法的原理一樣嗎?
在這個環節,教師將實驗情境和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體驗和問題引領中開啟了思維,學生的思維有方向、有目的,在困惑中還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和分析,讓學生在真正的動手、動腦、交流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物理來自于生活,物理又服務于生活,這是物理學科所特有的價值和魅力所在,也是激發學生真正內在學習動力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在常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生活情境帶到課堂中來,這種情境的引入,不僅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有用武之地,而且還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原型中找到物理的影子,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在速度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給學生提供的情境是百米賽跑的激烈場面,場面配上運動員的吶喊聲、觀眾的加油聲等,再將這一場面進行慢動作播放墻上,問學生,你能判斷哪位運動員跑的最快嗎?你是怎么判斷的?隨之又問學生,你知道裁判員是怎么判斷哪位運動員跑的最快呢?他是怎么判斷的?這一生活情境每個學生都熟悉,而且學生和裁判也確確實實按照我們所說的方法來判斷的,那么,其中的判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比如,我們比賽要求的就是公平公正,那么如何公平呢?那就同一時間同一起點開始跑,觀眾觀看的時候,看到運動員有一前一后之分,那么此時他們的運動時間是一樣的,跑的多的就跑的快.這種公平的判斷方法很快就讓學生發現,原來觀眾的判斷方法就是“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遠,運動的就越快”.與此相對應,裁判員的方法是讓每個運動員行走相同的路程,誰的時間少,誰就快,同樣也體現出一個公平,即“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短的運動的快”,而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要比較物體運動快慢與否,沒有辦法讓兩個遙不可及、互不相干的物體在相同的路程或時間下進行比賽,那么我們就要通過計算化成相同時間比路程或者相同路程比時間.但是我們最終為什么要選擇路程比時間來定義為速度呢?為什么要化成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建立一個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呢?經過對比發現,這種比值越大,速度越快符合我們生活的認知規律和認知習慣.原來生活和物理量對應也是密切相關的.學生在建構物理認知規律的同時,也提升了認知深度,真正達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而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學科的貢獻和發展.為了讓學生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深刻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價值與魅力,感受到物理不僅在課堂上,生活上,還在前沿科技上服務于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我們就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一些前沿科技,讓學生的物理學習不僅接地氣,還接前沿,讓物理的學習有“智”也有“味”.
比如,在蘇科版的引言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以豐富多彩的實驗開啟學生的興趣之旅,還以前沿的科技發展激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前沿科技的熏陶下,飛揚思維.比如,我們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介紹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視頻.視頻中,遼寧號巡航我們遼闊的海域,保衛我們的江河,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激動不已,在這種情感的渲染下,教師再呈現遼寧號中幾個軍事演習的細節,第一個細節就是飛機起飛的原理,其中有滑翔起飛、彈跳起飛、垂直起飛這三種,而這三種都是物理原理的簡單應用.比如,滑翔起飛就是利用氣壓與流體流速之間的關系,而彈跳起飛就是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彈力的知識.而這些看似深奧的知識都將在我們的初二物理中有所接觸,屆時,老師將和學生進一步進行研究和分析,開啟我們的航母科普之旅.除此之外,我們還介紹航母上的通訊和生活等等,在浩瀚的海洋中,我們的人民解放軍海軍官兵們是如何生活的,如何作戰的,我們的軍事通訊衛星又是怎么服務于遼寧號的,這些都是和我們的物理知識息息相關.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類似的前沿科技還有很多,我們教師除了給學生布置筆頭作業以外,我們還要給學生布置適量的科普閱讀、科普調查、科普研究等,以此開啟學生的科普之旅.
教師創設的情境來自于生活、對接于物理,物理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和升學,還服務于學生的智力生長、服務于人類文明的進步.在這些教學情境的創設下,教師用情用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助長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成長,物理的學科價值得以充分體現,教學的教育意義得以實現,學生得以真正的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