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艷
樂山市圖書館 四川 樂山 614000
讀者服務工作直接面向讀者,是圖書館利用各種形式直接滿足讀者需求的服務活動,包括外借服務(個人外借、集體外借、預約借書、館際互借)、閱覽服務、宣傳與導讀服務、咨詢服務以及定題跟蹤等。
首先,讀者服務模式發生了變化。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圖書館不再是他們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圖書館生存環境也隨之受到挑戰,甚至有人說圖書館將要消失。面對這樣的挑戰,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從“以書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
其次,服務內容得到了擴展。傳統圖書館通過館藏文獻資源為讀者提供閱覽、借閱服務,但這已不能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當下,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內容從單一的文獻服務擴展到了知識服務、參考咨詢等方面。多元化服務成為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主流。
再次,服務方式更先進。傳統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都是通過人工操作完成的,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設備的發明,圖書館的服務手段日益便捷化,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更加先進,查詢書目可以使用自助查書機,借還圖書可以使用自助借還機,操作簡便,效率高。此外,讀者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圖書館官方網站、圖書館移動App等實現隨時隨地借閱、閱讀、咨詢等。
圖書館服務理念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的理論依據和行為準則。圖書館服務理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完善。從美國圖書館學家杜威提出的讀者服務的“三適當”準則,到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再到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范并思提出的《圖書館學2.0五定律》,這都是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對讀者服務的一種詮釋[1]。
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是讀者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指圖書館以讀者信息需求為依據,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通過聯網查找、發布信息等方式,向讀者提供和傳遞各種形式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它是現代化信息服務的高級形式,也是衡量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與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網絡信息服務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為讀者提供電子資料,打破了地域、時間限制,擴大了服務的受眾范圍。目前,網絡信息服務已初具規模,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網絡信息服務主要是為讀者提供電子文獻資料,其多是工作人員通過掃描紙質文獻轉化而來的,但目前大多數的圖書館所能提供的電子資料多是圖書簡介,難以獲取完整的電子資料信息。
網絡信息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最大化地實現資源共享。當前,各個圖書館自顧不暇,都在忙于組建自己的網絡數據庫,彼此之間缺乏溝通,致使大量的信息重復地存儲在系統內。此外,各個圖書館錄入數據標準不一,無法實現共享,形成了資源割據的局面。
個性化服務是指圖書館根據讀者信息需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信息資源,主動向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能滿足個性化需要的信息和服務。比如,圖書館根據讀者的檢索記錄,向讀者推薦新書信息、活動信息等。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圖書館主要通過“我的圖書館”或者“個人圖書館”來服務,但這種讀者服務仍以傳統方式進行,以書目查詢、網上預約和網上續借為主,個性化的信息推薦服務很少。
現代圖書館要求館員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和較高的信息處理能力,為此,圖書館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培養高素質信息人才。圖書館應制訂一個有效的、系統的、可持續的培訓計劃,定期開展信息技術相關的培訓,幫助館員建立信息意識,增加館員的信息知識儲備量,提高館員信息收集與處理水平。
當下,如何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使其滿意而歸是圖書館的一項工作重點。圖書館應加強網站建設,尤其是網絡數據庫的建設,根據讀者近期檢索的信息,推測讀者所需的文獻信息及興趣愛好,并通過郵件、短信或電話的方式,將新的信息推薦給讀者,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要想提高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水平,首先得有充足的信息資源。圖書館應加快紙質圖書內容的數字化進程,并在網絡上收集整理出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加強與區縣圖書館溝通聯系,制訂一套完整可行的數字化標準,使各個圖書館提供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共享,同時也可以避免相同信息的重復錄入[1]。
隨著科技的發展,圖書館事業正朝著電子化、數字化的方向邁進。作為以讀者服務工作為核心的圖書館,在競爭激烈和挑戰的環境下,改變和更新傳統的服務方式、方法及手段,尤其是不斷提高網絡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已成為當前圖書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