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雪
摘?要:在小學教學當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如何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是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學的有效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小學德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探討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學,整合的相關策略。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德育教學當中,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有效滲透,從而才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學;教學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54-02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stud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so as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eaching,and the cont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effectively penetra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Key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teaching;Teaching integration
小學德育教育是從學生思想、品德、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著手的基礎教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的基礎性功能。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德育在小學教學當中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德育教學的有效融合,使學生德育教學工作更有指向性,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性
(1)幫助教師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學生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在這個階段做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夠幫助教師更加全面地認識和了解學生。這主要是因為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往往是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呈現出來的。教師在觀察的過程中,就能夠了解到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而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以及與其他學生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如果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便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健康的發展進步。通過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效地整合就能夠幫助教師透過學生的言行舉止,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這就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來源,從而采取更加恰當的,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
(2)有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小學階段做好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效地整合能夠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傳統的學校德育工作常常是以與德育相關的知識講解,思想道德課程等形式來展開。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常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無法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情感體驗也不夠強烈,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把二者相整合就能夠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例如,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疏導法,激勵法,宣泄法等方式來開展,這就比簡單的知識講解更加的靈活更加的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和學生有效地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心理發展上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同時,通過師生有效地溝通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的信賴教師,從而對教師的德育工作也更加的認同,也會更加配合教師的德育工作。
2.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現狀
從當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現狀來看,二者的整合工作在方法和技巧上還有待提升。由于心理健康與德育工作屬于兩個學科范疇當中的,因此要有效地把二者進行整合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找出二者的交叉點和共同特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二者形成合力,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同時,在整合的過程中,能夠進行跨學科整合的專業人才比較匱乏。有很多小學的德育工作者并非專業人士,自身缺乏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因此要把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而部分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是一些年輕的新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把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無法做好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除此之外,在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情況當中,外部環境支持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以及一些其他學科的教師也沒有掌握好如何把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知識相結合。更無法有效地將二者的整合運用到實踐當中,這就制約了二者的有效整合,從而無法使二者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從當前的現狀來看,要做好兩者的有效整合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學,有效整合的相關措施
(1)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整合落實到教學實踐
小學階段的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整合的時候,一定要把二者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以及個性化發展特點有效地把二者結合起來,從而使二者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課程相整合。對于小學思想道德科任老師而言,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好準備,要能夠從教材中挖掘出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有效地把二者密切的聯系起來。例如,在進行與小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相關內容學習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正確的處理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問題,正確的面對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出現的心理問題,幫助小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進行自我心理疏導和調控。這就是把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一個重要的實踐。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通過心理健康調查問卷來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并針對調查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建立心理健康發展檔案。這就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從而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據這些數據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的組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德育活動。例如,針對學生考前焦慮的問題,組織考前心理指導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德育相關的健康知識講座。同時,還可以通過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也能夠參與進來,把德育知識與心理健康知識相結合,更好的呈現給大家。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幫助他們樹立更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探究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通過有效的教學,讓學生認識自我塑造學生完整人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平臺,努力開發具針對性的課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健康講座、集體輔導等相關方法。小學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幫學生規劃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將一些有趣的游戲融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在玩樂中展現自我,讓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來,從而尋找解決策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互聯網、教學講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學校廣播、小展版等一些常規的活動形式,有效解決學生在成長中所面臨的各類問題。
(3)有效發揮心理繪畫日記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心理繪畫日記,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進作用。首先,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喜歡繪畫,繪畫也是學生的天性。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把握學生的特征,通過設置相關的繪畫比賽等方式,如,以主題“我的美好生活”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挖掘日常生活當中所存在的美好瞬間,引用一些積極事件讓自己的繪畫日記內容變得更豐富。讓學生大膽的想象用自己的畫筆將所思考的內容展現出來,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給予適當的獎勵。其次,以繪畫為基礎,讓學生將繪畫過程中心中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并且積極的同他人分享。在學生完成自己的成果之后,將自己所獲得的成果在班級中同其他同學分享。在這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能夠讓教師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從而尋找更符合教學實際的有效策略,也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4)在教學方法方面的有效創新
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要使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效融合。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創新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教學整合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尋求教學創新之法,讓教學工作更具有激勵性。引導學生積極互動探究,教師要更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例如,針對一些心理問題突出的學生教師一定不要單純的進行說教,應更多的運用引導的方式,解決學生心中存在的疑惑,并找出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所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好解決學生存在的成長問題。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教學與實踐相融合,通過有效實踐,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努力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5)家校合作教學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學校與家長的有效聯系和配合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學校與家庭的有效合作,從而實現學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也為學生的德育品質提升提供幫助。因此,教師應更多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家庭在學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狀況。根據所掌握的情況,從而制定有效的教學措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主題性的活動,如“我的幸福小家”,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讓家長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家人的關愛,讓學生對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品質有更深刻的理解。學校方面應組織各種活動讓家長積極參與,通過建議和引導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當中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二者的有效整合也需要學校家庭共同努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廣,汪振德. 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8):17-17
[2]耿艷芳. 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J].教育藝術,2015(03):21-21
[3]曾麗君.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探究[J].贏未來,2018(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