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嬌
(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221000)
學生數學學習的好與差,集中表現在學生解題能力的強與弱上.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呢?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強大動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設疑激趣,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并且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學情和具體教學內容,恰當運用實物、圖片、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手段,努力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要重視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指導學生把學習到的數學理論知識運用到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基礎知識與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樣很好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如在教學“三角形”這一部分內容后,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測量學校的教學樓高度和旗桿高度,這樣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不斷提升.
學者吳晗曾說過:“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張廣厚也說過:“要多下功夫,把基礎的東西學深學透,并且要十分熟練,以后就能非常自如的運用它們.” 數學知識一般都是從最基本的數學概念出發,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學生能否正確的理解數學概念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正確的解題.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是能夠正確解題、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前提條件.同時,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也會直接影響到新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有關數學概念,搞清楚數學概念的來龍去脈,注重指導學生扎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夯實數學知識基礎.
在教學中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指導,讓學生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讓學生認真審讀題目中的文字敘述、符號等內容,明確已知條件和數量關系、題目的要求,深入挖掘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和關系.然后尋找解題的可能途徑,找出條件和未知條件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找出基本解題方法和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學會根據題目的具體特點,尋找適合題目特點的解題方法.接著在解題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指導學生恰當運用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概括與抽象、特殊與一般、歸納與類比等思想方法.最后檢驗所得出的結果或結論是否正確,加深對有關數學知識的理解,拓寬解題的思路,努力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從學會數學轉變為會學數學,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不斷提高.
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拋棄題海戰術,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重視精心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典型性的數學習題,靈活運用討論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探索解題思路、尋找適合的解題方法,讓典型例題能夠充分發揮示范和引導作用,從而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和方法,寫出解題過程.對學生在解題中閃光之處給予積極的評價,對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錯誤,要指導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然后集體交流、歸納總結解題思路.這樣通過一定數量的典型習題,可以積累解題經驗、形成解題規律,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的解題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回憶、梳理,可以讓知識更加系統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寫心得體會,內容可以是對所學過的有關數學概念的領悟,可以是學習數學的體驗和感受、對教學方法的建議,還可以是做習題后,對解題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時涉及到的知識點、運用的思維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時需要排除的干擾信息等內容進行分析,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關數學概念、定理、解題方法、數學思想等,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緊密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總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持之以恒的訓練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切合實際的措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