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紅
(江蘇省灌云縣海濱新城學校 222000)
作業是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學習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學習過的知識.但數學練習數量太多,難度太大,不僅不能起到很好的練習效果,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要讓學生能喜歡學習數學,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首先就要讓數學練習形式多樣化.改變以前只靠單一的書面計算的作業形式,可以通過課堂問答,課堂討論等多種練習形式.
數學練習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學生單獨練習,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競賽的形式去練習.用小組比賽性的練習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練習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小組合作學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數學學習方式之一.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給學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到課堂中來.數學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讓學生形成小組討論,并形成討論的結果.教師要追求合作有效的數學學習小組的學習效果,在學生合作探究前,教師要學會冷靜地等待.讓學生形成想象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會學得更加透徹,說得更加明晰,聽得更加通透.這樣的合作交流學習方式才會發揮真正的效果.例如《商不變的性質》教學練習中,采用學生討論的方法,學習的學習熱情很高,效果也很好.
生1:我發現這樣的式子一生一世,永遠也寫不完.
生2:我發現了被除數和除數你乘10,我也乘10,商就不變.
教師引導:生1你看到生2的意見,有什么新想法嗎?
生1:我只看到了商不變,永遠寫不完的式子.但是我發現生2寫出了商不變的原因.
生3:我發現被除數和除數你乘幾,我就跟著乘幾,商一定不變.
教師引導:生跟生3有什么區別?
教室里熱鬧起來.
生2:我總結的那個就只能管住第一題乘10的,而3號同學把大家寫出的式子都管上了.我的總結有點窄了.
生4:我和大家的不一樣被除數乘a,除數也乘a,商就不變.
課堂是數學學習的主要陣地,單一的講授法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習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吳正憲老師執教《乘法分配律》一課時.吳老師沒有采用傳授法直接告知,而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維空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探究、猜想、思考、發現.學生思考時,吳老師耐心等待,不急不躁,學生不用擔心出錯,不用害怕老師責怪,心理放松,快樂學習.在吳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更讓我們看到了數學課堂教師等待的魅力.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過程中,不是講授小數乘法的方法,讓學生在計算中學會計算方法.
推算0.3×0.4=?學生有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1)0.3×0.4=1.2;(2)0.3×0.4=0.12.
教師不動聲色,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
生1:因為三四十二,0.3小數部分有一位,0.4小數部分也有一位,合起來是兩位,所以乘積要把小數點向前移動兩位.0.3×0.4=0.12.
生2:我不同意她的觀點,乘數中的小數都是一位小數,所以乘積應該把小數點向前移動一位.0.3×0.4=1.2.
生3:我支持生2,因為乘法是相同的加數連加,不會越加越少的.
生4:我們可以這樣想:把0.3看成3擴大10倍,把0.4看成4也擴大了10倍,一共擴大了100倍,那么乘積就應該縮小100倍,所以0.3×0.4應該等于0.12.
由于改變了傳統的講授方法,學生的學習就會感到新鮮,學習的效果也就很好
小學生的數學作業和考試中經常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認識錯誤的原因,找出問題加以訂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收集學生經常做錯的習題,建立數學錯誤習題庫,防止學生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從三年級開始,每個學生都把自己做錯過的習題紀錄下來,并自己重做一遍,引導學生吸取教訓.老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的根源.在檢查自己責任的同時,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這就是“雙向反思”.
錯誤是思維的源泉,正確來自對錯誤的反思,重視錯誤是為了避免過多地嘗試錯誤,一般學生對錯誤都有“恐懼”心理,尤其是中差生由于做題不仔細導致錯誤百出.時間一長便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并逐漸喪失了自信.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審視錯誤,知錯能改.培養學生勇于向錯誤挑戰,并有能力獨立走出誤區,重新樹立自信,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錯題集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讓學生把平時作業和考試時做錯的題目收集起來,集中在一個本子上.每道題要寫清自己做錯的原因在哪里,并且把正確的做法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孩子在自己的錯誤中,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達到對自己學習過程的監控的目的.
從錯誤習題的類型來看,錯誤最多的是應用題的計算方法有問題,計算方法有問題的蛀牙原因,是學生審題發生錯誤.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對數學審題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白,學生讀題的過程,包含著對數學信息的輸入、處理與再輸出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有時我們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動手操作也是一種很好的讀題策略.例如在小數計算教學中,0.3×0.4的結果不能理解,他們認為,兩個數想乘的結果一般比兩個數相加要大,越乘怎么還越小呢?
生1:0.3乘0.4,乘數連1都不到,而是十分之四,所以就越乘越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由于學習形式單調,數字的抽象導致學生的學習困難.加上數學的學習難度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就會有很多困難,導致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采用多種學習方式,根據內容引導學生從數學概念入手,用數學練習加深應用和理解,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