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川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 225800)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在物理實驗教學上重結論、輕過程,學生得不到良好的督促,對實驗結果自然敷衍了之,導致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隨著物理新課標要求的提出,深化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刻不容緩,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帶領學生領略探索物理實驗的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主動自發的投入到物理實驗當中,在自己探索、發現、思考、動手的過程中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學生面對科學的嚴謹態度,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與實驗意識,為培養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中學生年紀尚小,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較弱,物理作為一門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科目,而部分物理實驗過程復雜、操作困難,學生初次上手具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相應實驗示范,給學生深入講解實驗過程與注意事項,學生才能夠更加細致、直觀的觀察物理結論形成的過程,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設計課程實驗,將難懂的物理知識用形象具體的物理實驗表達出來,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豐富學生的物理世界,形成對物理的個性化理論認知,不但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用正確、系統的方式來完成物理實驗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水的沸騰》這一課時,考慮到實驗過程過于危險,初中學生對實驗器械的掌握不夠熟練,我采用了實驗示范的方式展開教學工作,讓學生根據觀察我的實驗過程,進行思考與問題回答,學生在我的一步步引導下,逐漸進入到我所構建的情境當中,從而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實驗.由此可見,適當的物理實驗示范,不但能活躍課堂氛圍,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進度,根據學生的直接反饋調整自身教學形式,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讓學生產生思考、動手的沖動,促進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的積極性,有利于日后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
初中學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紀,面對新穎有趣的物理實驗,總有著自己動手試一試的想法.在過去,由于我國經濟條件的限制,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嚴重缺乏實驗器械與實驗場地,導致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示范進行學習,難免缺少代入感,無法對動手操作的過程有一個真實、清晰的認知.但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學校物理實驗器械與場地愈來愈充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專業的物理實驗室進行物理實驗,讓學生根據自身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開展實驗過程,教師能夠直白的觀察到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不足,快速、準確進行引導與指正,對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有著實效性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化對課時內容的理解與認知,我帶領學生來到了專門的物理實驗室,進行小組合作的物理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嚴格的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與使用的規則進行實驗,:在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是否連接時,要注意將開關斷開,避免觸電;在連接電流表時,不能將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連接電源兩方.這種細節類的物理實驗過程,需要學生經過自身的感受與體會,才能夠加深印象,明確的認知到自身在這一課時中物理實驗的不足,進行針對性、有效性的練習與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是初中學科的教學要求,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強的學科,教師必須肩負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任務.在大部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項目都是套模板、系統化的實驗過程,學生根據呆板無趣的流程完成實驗過程,最后進行填表總結,完全無法根據自身的疑惑來進行針對性的實驗解決問題,久而久之,便影響了學生智力結構的形成,遏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具有自身的個性特征,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將物理實驗帶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日常所聯系起來,深化課外物理實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物理、學習物理,客觀的認知物理實驗規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動手機會的同時,補充了課堂教學內容的不足,為學生展現了一個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同時,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實驗教學作為初中物理的關鍵性環節,一直是學生客觀認知物理知識的途徑,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從充分掌握課堂教學環節為主,開展課外物理實踐活動為輔,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才能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將專業的物理實驗知識與技能牢固掌握,并熟練的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完成教師輕松教學,學生愉快接收,才是我們物理實驗的最終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