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麗梅 范繼
【摘 要】社會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科技創新人才來推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創客人才面臨更多的機會與挑戰,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既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責任擔當所在。論文結合獨立學院的自身特質,分析在互聯網背景下獨立學院針對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存在的問題,探索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對互聯網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改善提供了有益參考。
【Abstra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of high quality talent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makes creating talents fac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is the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roa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關鍵詞】互聯網 ;學生; 創業 ;研究
【Keywords】 internet;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3-0110-02
1 引言
我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有20多年,相對西方國家起步較晚,近年來各高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加大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力度,充分認識到培養大學生雙創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發展核心是創新,優秀人才則是強力支撐,高校是人才聚集地也是創新的最有力的突破點,實現科技創新、創業是大學生引領社會進步的責任所在,同時也是克服嚴峻的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1]。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興創業模式被當代大學生推崇與關注,獨立學院學生在科技創新、創業實踐上呈現出的激情更足,對互聯網大數據信息關注熱情高,因自身辦學性質與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決定,在創新創業教育投入較少,構建健全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驅動發展、創業帶動就業,實現雙創教育在獨立學院呈現突破發展。
2互聯網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模式滯后、互聯網意識引導不足
多數的獨立學院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認知欠缺,僅開展常規的基礎及專業課程教育,對實踐課程的重視不足,關于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更是鮮有關注,即便有相關創業課程設置與實踐安排,基本是重視形式而忽視過程與結果。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緊密融合滲透,獨立學院在互聯網思維引導方面存在不足,學生對互聯網技術在轉變傳統生產方式、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活力認識意識淡薄,加強社會實踐與互聯網認知教育,明晰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意義,凸顯自身優勢,發揮獨立學院在驅動企業轉型發展與減輕就業壓力上的作用。
2.2 課程體系不健全、雙創平臺建設粗糙
獨立學院關于創新創業課程設置較少,多數以選修課形式開設,存在嚴重的理論課比重遠超創業實踐課程,學院采用的教材基本由學校自定,未規范統編教程,未形成完善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2]。國家大力倡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環境下,獨立學院積極行動,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機構來營造雙創氛圍,學院存在注重形式化問題,雙創平臺軟硬件保障力度不夠、創業導師指導不到位、服務方式局限、政策落實不全面等問題普遍存在,學生多次參觀雙創平臺很難嘗試實踐操作與申請項目入駐。
2.3 雙創政策、資源保障不足、實踐成效低下
創業需要資金保障,大學生尤為缺乏融資手段與渠道,多數學生的創業資金主要靠自籌,學校設立創業載體平臺提供的資助也是杯水車薪,通過商業銀行創業貸款或者項目路演以求獲得投資人青睞的成功率不高。此外,僅通過每年舉辦一兩場創業大賽、講座來體現創業活動,零星活動難有實效。即便有項目入駐創業平臺孵化,只提供少許資金與場地服務,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創業指導、項目跟蹤與推廣很難有完整的系統性保障,更談不上商業化發展,尤其在互聯網時代,成熟的商業模式寥寥無幾,創業的技術難度高,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需要專業的導師指導與全方位的服務保證,學院流于形式的項目孵化必然導致實踐成效極為低下。
3 互聯網背景下優化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
3.1 科學設計雙創教育模式、重視互聯網內涵引導
獨立學院的辦學性質更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雙創教育要深入認識教育模式構建的重要性,真正收獲創業成效需將雙創教育提升到等同專業課程教育的高度。同時,教師的授課方式也因循守舊,僵硬的灌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教育要與時俱進,讓學生了解互聯網新形態的發展,在課程設置上,向電子商務等行業的創業行為傾斜,此外積極與相關企業緊密聯系,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讓學生創客群體能有機會將自己的項目與實際需求對接,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
3.2 構建完善的雙創教育體系,加強雙創平臺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是在傳統教育基礎上注重培養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新的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體系既獨立又相互滲透,要夯實傳統的文化素質教育基礎,在學生智力、能力、綜合素質、相關技能等得到良好支撐時積極組織構建創業社會知識結構與創業能力協同的雙創教育體系[3]。雙創平臺的內部建設穩步推進,學院內雙創平臺的指導教師大都是授課教師兼職,增加指導教師專業培訓機會,聘請社會上的創業典型、企業家等兼職指導,避免出現創業紙上談兵現象。
3.3 落實保障政策、優化雙創環境,增強實踐成效
切實增強大學生創業激情與取得創業實效,政策保障是重要助推器,政府和學校層面上要針對稅收、融資、培訓等環節出臺相應配套鼓勵政策,營造好創新創業教育的外部環境[4]。外部環境得以保證,內部環境也應予以優化,在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雙創平臺的建設上要注重實效,切實動手實踐、學以致用,理解創業講座與培訓的內涵,加大對創業項目的指導力度與服務內容,給優秀項目針對性指導,提供路演、媒體宣傳報道等途徑,以求吸引投資使項目落地。
4 結語
互聯網技術在逐漸整合第一、二產業,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在這機會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的雙創意識及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在教育模式、互聯網內涵引導、教育體系構建、雙創平臺建設、政策保障等環節上下足功夫,增強學生創業的技術優勢,筑高核心技術壁壘,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整合優秀資源,與時俱進地在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玉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 2011.
【2】李可.“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7(8):275.
【3】張慰衛.關于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6(9):144-145.
【4】趙廣軍,王亞娟.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山東工會論壇,2017(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