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
摘要: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的腳步日益加快,教育作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基石,在時代的潮流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國教育部近年來提出了義務教育的“新課標”要求,全國范圍內的教育機構都在探索新課標要求在教育體系中的實際應用。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具有加強學生思維邏輯的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階段。探索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教學創新;教學質量對策
傳統教育體系主要要求學生對所教授的學科知識進行記憶性的掌握,側重點在學科知識的傳授上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他素質培養上則不做重點要求。新時代下的新課標教育要求是在傳統教育要求上進行的改革和創新,它包括學生在面對學習生活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品質及素養,旨在幫助學生通過教學培養而形成思維敏銳、眼界開闊具有創造性能力的綜合人才。在新課標要求下,小學學校教師要改革傳統教育觀念、順應歷史的潮流,不斷探索新課標教育要求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對策及創新,旨在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以達到更好完成小學數學教育任務的目的,培養出更為全面出色的新時代學生。
一、在新課標下探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思維鍛煉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不同學生因為個性,學習基礎,教育背景,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而可能在這個階段取得不一樣的學習效果。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逐漸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因此,小學數學老師需要考慮通過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下能夠更好的進行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進而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一門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科,它邏輯性較強同時概念性、知識點太多又對學生計算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降低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的難度,更好的幫助學生更快的接受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
與此同時,在新課標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適應新時代教育目標對小學數學教學要求的變化,積極探索優秀的教學方法策略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小學數學老師需要進行不斷的自我學習和教學能力的提升以及具有勇于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的精神,通過先進教學工具的使用和先進教學理念的引進達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新課標下探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具體對策
(一)利用思維導圖教學工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思維導圖是在19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概念化工具,它是一種利用圖形將知識可視化的圖形思維工具。它首先需要一個確定化的知識中心點,在中心點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和中心點相關聯的節點通過線相連,這些節點也可以成為其他知識的中心點,最終通過連接線將不同的知識對象連接起來,形成鋪展開來的知識網絡。利用思維導圖教學工具可以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的目的,由于其具有發散性網絡的特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知識點的提煉和總結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對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中的統計圖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對統計圖中的各要素進行關聯講解,這有助于學生對統計圖這一陌生形象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人員擔負著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傳遞和學生學科思維開拓、獨立思考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務,小學數學老師要積極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使用,切實做好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利用集體備課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集體備課模式簡單講就是同一學科所有教學人員聚集到一起共同依據國家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符合本學科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最終形成詳細的學科教學方案。這種備課方式不僅要求學科教學人員在教學之初聚集在一起進行整體性教學大綱的探討,還要求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階段性的學科教學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模式有助于優化小學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數學教學人員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見,加大了思維的碰撞和大腦風暴的產生,極大的促進了數學教學人員教學能力的提升,對于數學學科的團隊建設也是極為有利。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模型較多的基礎型學科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能力,而集體備課的教學方式十分有助于教師這兩點素質的提升。例如,作為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中難點的小數的乘除法,這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相當的高,小學數學教學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學期學習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而集體備課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教師聚集在一起更好的探討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對策。
(三)利用課后練習的教學方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廣泛實際應用的基礎學科,需要學生在課后的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課堂學習的數學理論進行生活中數學的使用。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可以加強對學生課后的擴展訓練,指引他們進入更廣泛、更深入的數學世界,發現身邊有趣的數學現象并且獨立探索其中的奧秘,這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也提高了他們數學邏輯思維的提升。小學數學老師要深刻的認識到課堂教學不是唯一實現數學教學任務的途徑,要大膽的進行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同時也要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開展。
總結
在新課標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這有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數學教學老師教學能力的進步。新時代的義務教育對學生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的探索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法、對策,大膽的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時在知識傳授的過程在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好的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鄭艷. 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對策[J]. 新課程導學, 2015(21):50-50
[2] 王小潔.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新課程(上), 2016(3):00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