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來,舞蹈便被認為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在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審美情趣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與落實的背景下,應試教育下的對學生文化成績過于重視、對于學生其他綜合素質培養忽視的現象得到較大改觀。受此影響學校德育教育成為了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典舞作為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將舞蹈藝術融入職業學校德育體系之中,不僅可提高中職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指導學生更好的進行各項藝術活動,同時也有利于中職學生更好的開展自我的職業生涯。文章以中國古典舞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為切入點,對如何更好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古典舞培訓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中職學前教育;重要性
目前,我國仍有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學生對于中國古典舞的認識較為欠缺,加上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中國古典舞教育和培訓,因此難以意識到中國古典舞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十分有必要加強對其的中國古典舞培訓,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民族藝術表現力、增強學生對舞蹈藝術美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一、中國古典舞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積極作用
(一)豐富中職學生藝術涵養
由于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沒有開設或者很少開設中國古典舞課程,因此大多數中職學生和教師對其的重要性認識嚴重不足。而大量實踐研究表明,班級由一定的藝術素養帶動,當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有著較高的藝術審美情趣和豐富的藝術涵養時,其往往能在校內外的各種集體活動中脫穎而出。中國古典舞教育作為豐富學生藝術涵養的重要手段,在學習中,其對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均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通過系統的學習,學生的藝術能力和藝術涵養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提高中職學生藝術審美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職業生涯中,其若想更好的對自己的學生開展藝術教育和教學,首先就應當全面提升自我的藝術欣賞能力。中職學生作為目前我國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整體來看,其綜合素質不容樂觀,較多學生缺乏理想信念、法律意識淡薄、審美意識和審美趣味低,穿著舉止怪異,與此同時,受韓國以及歐美國家文化的影響,部分學生存在盲目媚外的心態,對于我國高雅的民族藝術持“嗤之以鼻”的態度。事實上,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的代表性活動,中職教師應有意識的加強對學生進行中國古典舞學習,通過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
(三)提升中職學生綜合素質
作為人類一種重要的精神活動,中國古典舞教學在提高中職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藝術素養方面有重要作用。整體來看,中國古典舞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內涵,對其進行系統的學生,學生更能感受到真、善、美。與此同時,在中國古典舞表演能提升學生對美的積極感受和表達;舞蹈欣賞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舞蹈編排能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在各項舞蹈活動的幫助下,學生可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個人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最終在一系列的欣賞和參與中獲得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
二、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進行中國古典舞培訓的建議
(一)積極轉變中職學生學習觀念
中國古典舞蹈獨特的審美表現形式要求在對中職學前教育學生進行舞蹈培訓和教育時,首先就必須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加強對學生心靈的培養,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應有意義。鑒于此,筆者建議如下:
首先,借助記憶和想象,幫助學生創造一個心理意象,借此防止單純的模仿學習的情形的發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沉浸在情感和審美理念之中,形成自我的審美意識與情趣。
其次,加強對學生“與意象移情、與情感移情、與力量塑造”的過程的訓練,保證學生在中國古典舞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和聯系都蘊含著豐富的魅力和內在的藝術情感。在學生表現出一定的行動之前,讓學生在心中有充分的形象和情感的發酵。
最后,加強舞蹈情緒培養,保證舞蹈演員的動作、情緒都能從心底流淌出來,給人一種自然、舒適、生動的感覺,以此增強舞蹈動作的感染力。
(二)提升中職學生對古典舞美的認識和領悟
舞蹈藝術美的培養是培養舞蹈藝術表現力的開始。中國古典舞訓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只有通過每天的技術訓練,才能逐步掌握舞蹈技能和技巧。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學生掌握了動作的精髓,若想要呈現出良好的表演效果,還需要在技巧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于舞蹈嗎,美的認識與感悟,只有如此,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審美情趣、增強表演感染力的目的。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既要注重技巧訓練,也不能忽視舞蹈藝術審美的培養,積極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探索出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使學生把古典舞訓練作為自身藝術美的體現,實現舞蹈從自然美向藝術美的轉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學生而言,學習中國古典舞有重要意義,是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綜合素質的關鍵途徑。為實現上述目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生學習觀念,其次,要加強對于學生審美的培訓。
參考文獻:
[1]李東旭,楚亞麗.論“呼吸”在中國古典身韻舞訓練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4):259-261.
[2]穆田恬.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融入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適宜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6,(1):82-82,84.
[3]李東旭.中國古典舞圓場步源流考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120-122.
[4]穆田恬.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融入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適宜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6,(1):84.
作者簡介:李夢,女,河北保定人,1992年4月生,畢業于保定學院,本科,現任教于華北地質勘查局職工大學,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為舞蹈、舞蹈學、形體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