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給出一個題目,提一些簡單的要求后讓學生著手寫作文。但是,很多學生并不了解采用怎樣的技巧才能寫好作文,缺乏一定的寫作靈感。當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的評價寥寥帶過等,這些都是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的主因之一。教師對學生作文評價不高,甚至不解釋學生的語句哪里不夠通順,這樣也就很難使學生領悟修改后的意義,以至于學生面對著作文愁眉不展,對作文的興趣也顯著降低了。針對此,需要我們傳授寫作技巧,悉心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引導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靈感,不斷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鑒于此,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試著提出幾點有效教學法,力圖能為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指導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指導;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作文教學是使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同時也是語文考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探索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工程。因此,在寫作教學指導過程中,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造,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掌握寫作技巧,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如此,學生寫作的質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一、培養興趣,愛上寫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從而可知,如果對學習喪失了興趣與信心,就喪失了求知欲望,寫作效果就無從談起。興趣是推動著每一位學生積極學習的一個內在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后才會愿意寫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加強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從而使他們愿意去寫、主動去寫。比如,將一些名作家的寫作趣事以故事的形式等講給大家聽,在思想上調動出學生的興趣。另外,游戲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可以將游戲穿插于作文教學中,比如選一些學生喜歡的小游戲,在玩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說話以及思維表達能力等的培養。作為教師,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反思自己的教學,與此同時,還要深入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多方面著手,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
二、以課本內容為寫作范本,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通過閱讀提升寫作能力,也可以在課本中吸收寫作精華,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去分析作者的創作思路、文章的表達手法,這樣一來,學生既能掌握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課本知識,又可以嘗試挖掘寫作內容,把一些好的資源加以運用,唯己所用。初中階段的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多數為文學大家之作,除語言及寫作風格自成一派外,上下文之間的關聯也是十分緊密的,文章的結構較為嚴謹、邏輯清晰,并且表現出了較高的文化造詣和文化內涵。故此,教師應該以課本內容作為寫作教學范本,開拓出一片作文教學的沃土。例如,當學習完《紫藤蘿瀑布》后,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把文中好的句子、寫作手法等轉化成為自己的句子加以積累,也可以參考初中課本內容中各個不同單元的題材更加集中地開展寫作訓練。
三、借助圖畫,音樂,渲染作文情境
在藝術中,詩畫同源,都源于生活。詩是無形畫,畫是無聲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文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圖畫創設作文情境。它不僅能提供靜止的畫面,同時也是鮮活的畫面。作為教師,從實際出發,讓學生在畫境中愉快地寫作。音樂又是一種通過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種藝術,能較好地表達人的思想感情。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如果教師在習作教學中給予學生指導過多的講授;立意、選材的技巧,甚至有時會不惜花大力氣提示條條框框,如此,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泯滅他們的童心童真。音樂是人類心靈的傾述、情感的體驗,故此,音樂是最能觸動人的心靈的一種藝術,也是最能調動人的情感的一種藝術。因此,習作指導中一定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以情激思,讓同學們都情動而辭發,主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作文指導教學與音樂結合,采用音樂導情的方法,再借助音樂渲染課堂氣氛,將學生帶進到美妙的音樂旋律中,給他們以強烈的感染,這樣,在寫作過程中也就有話可說,內容豐富了。
四、文化培養——增加學生寫作藝術性
作文,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學生寫作水平普遍不高,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文化素養不夠,不能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為此,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比如結合課本、課外閱讀等,不斷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開拓眼界。例如,讓學生圍繞“傳統節日文化”這一主題進行拓展性閱讀,通過閱讀學生也能了解大量的節日文化傳統以及風俗習慣與傳統節日在現代的繼承與發展。接著,再讓學生根據閱讀內容,結合現實生活經驗對傳統節日文化進行寫作。其中就有一位學生寫到了中秋節:?。∥叶嘞肴ズ玩隙鹱霭椋嘞肴ノ繂柺芸嗟膮莿?,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多想吟唱一曲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通過這樣的以讀促寫,鼓勵學生多去讀書,不斷熏陶自己的情操,提高文化素養,進而將其運用于作文中,豐富寫作的藝術性。
寫作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實踐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不不是朝夕之事。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需要培養,因此,在寫作指導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他們掌握一些有效的寫作方法,在實踐中切實品嘗到寫作的樂趣。另外,教師也要及時發現、捕捉學生作文中的一些閃光點,再加上耐心指導,多鼓勵學生去寫、去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也能夠寫出一些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作文來。這樣,作文教學預期目標也會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1]章娟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5(20):215.
[2]袁開鞠.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9). 178.
[3]付樂紅. 分類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 知識窗(教師版), 2015(11):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