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要:近年來,多媒體教學在學校各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多媒體教學技術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各種信息,通過有機組合,投放到屏幕,所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
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現代化教育技術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挑戰的難度遠遠大于其它科目。在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一、語文多媒體教學源于傳統教學,而高于傳統教學
語文多媒體教學應以傳統語文教學為基礎,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創造新的教學情境,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效果。雖然這一觀點很容易得到教育者的認同,但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其實又不是那么簡單,必須在傳統的教學設計基礎上有所加強與創新,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眾所周知,全面、均衡地發展和提高聽說讀寫這四項能力,是語文學習的核心內容,也是語文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相比較而言,傳統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的手段比較有限,大多靠教師的言傳身教。如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展示音像資料,學生們可以邊欣賞園林實景,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美妙自得。在此基礎上,老師接下來講解課文,學生當然會聽得津津有味,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輕松自如。但是如果僅僅如此就認為是利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那其實與黑板教學和播放錄像相結合的傳統教學方式仍舊沒什么兩樣。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制作一個課件,鼓勵學生們進一步結合課文制作解說詞,配合課件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蘇州園林。學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紹,受到觀眾的矚目,頗有新鮮感、成就感,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綜合能力,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
二、語文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安排應該合理
(一)結合多媒體教學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設計者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靜為動,把平時教師很難說清楚道明白、學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識真實而自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網絡上接觸過許多志同道合的語文教師制作的課件,加上我自己也經常運用課件上課,總結下來,安排教學內容多而全面、計算機技術難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課件,而那些設計簡而優、少而精,具有準確、簡潔和恰到好處的教學實用性的課件才能真正獲得大家的青睞。
現實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普遍趨向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對復雜問題則絞盡腦汁,花樣迭出,力圖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可是課后現實卻幾無所獲,稀里糊涂。有些老師甚至將傳統教學中逐句分段分析課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體課件設計中,根本未能顯示多媒體教學真正的優越性。作為語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者必須明白,教學的過程并非肢解語文文本的過程,而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將課文的各知識點巧妙地串連起來,尤其是在分析課文結構、層層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結合傳統教學方式,取長補短
我們一個明白運用多媒體教學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兩者應相輔相成,取長補短。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內容其實是不必要進入課件的,比如說教學目標、生字詞及相關解釋等教學任務,完全可以在熟悉課文文本的同時完成;有些需要補充介紹與講解的文化常識則應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做筆記。切不可一味將大容量的文字資料盡數搬上屏幕,以至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當教師講解時由于課時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讀而過時,學生仍在費勁地辨認并判斷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遑論來得及做筆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聲色俱佳的論述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語文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
(一)教師必須加強藝術修養。
作為現代語文教師,僅僅精通專業是遠遠不夠的。比如,上一堂音樂作文課,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孩子對音樂的詮釋往往是淺層次的,而對于中學生,既不應該完全放縱他們的思路,也不可能要求他們完全理解音樂,與之相融。教師可以借用詞曲優美動人的歌曲作品上一段簡單的音樂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音樂方面的有關概念,理解音樂旋律與表達情感之間最基本的關系,然后播放一段學生耳熟能詳卻又說不清道不明的音樂,如鋼琴曲《致愛麗絲》,使學生在初識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聯想與想象,這樣才能在給學生適當啟發,降低寫作難度,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更好地激發學生嘗試現代教學方式的興趣。這種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有創新意識,更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要有素養,在課堂上才能揮灑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疑惑。
(二)教師應加強審美教育意識。
語文教育與審美教育之間的密切關系是毋庸多言的,語文教師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審美教育意識,但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我們還應該有所加強。比如設計《爸爸的花兒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簡單的紫色系列作為背景色來襯托作者因為爸爸去世而表現出的平靜與成熟。在設計背景時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相應的背景,但同時還要注意各頁的背景風格反差不能太大,應盡量保持課件整體風格的一致性。
總之,語文多媒體教學是專業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幫手。我們在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的同時,要勇于進取,不斷探索,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才能讓其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