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芬
摘要:新課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變革,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早已不能適應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要求。本文根據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對小學音樂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了分析,致力于師生共同營造出的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開展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情境;營造
所謂情境教學法也叫視聽法,就是指通過多媒體運用、實物演示、角色扮演、實驗操作等多種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將認知與情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教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改變學生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注重直觀、形象、生動的知識表現和豐富、深刻、具體的實踐鍛煉,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學習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音樂課的情境教學則是運用音樂特有的藝術魅力,教師通過聲、光、圖等各種教學手段,感染學生進入特定的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音樂。
一、營造和諧的探究氛圍
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心理氛圍,是音樂教師首先學會掌握的教學藝術。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多向的情感交流活動,這種多向的交流表現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優雅的儀表,親切而真誠的問候,清晰簡潔的談話,優美輕盈的背景音樂等,都會使學生感到輕松、和諧與愉快,使其產生良好的音樂興趣。在孩子們的眼中,音樂教師是“愉快”的代名詞,是他們的“快樂天使”,所以,教師必須用良好的行為營造成一種自由、寬松的、能使學生心靈感化的環境和氛圍。而且,教師也應經常給學生表現和展現自我的機會,并給予積極的評價。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激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孩子們每次上音樂課都是興致勃勃地,帶著一種滿懷期待的心情走進課堂,一定能加倍投入到課堂的每個環節,這樣有利于課堂節奏的高效開展。筆者認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一開始就應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究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聆聽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閱歷和經驗去感知體驗。音樂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音樂。只有抓住生活,以生活為主題來創設情境,才能最直接地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以故事引入情境
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使學生產生興趣。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教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用腦、用耳、動嘴、動手去完成或超越課堂教學任務,關鍵在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作為非主課的音樂課,興趣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在教學《十二生肖歌》一課時,我首先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繪聲繪色地敘述,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角色,為新課的導入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出示畫面,聽賞歌曲,學生模仿各種小動物的特點進行歌表演,把學生從無形的學習中帶到了有聲有色的學習當中來,從而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借用圖片展示情境
圖片是展示音樂課情境教學的手段之一。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好的圖片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促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的情境,達到理想的教學功效。如欣賞《大海搖籃》和《海上風暴》時,我選擇了藍色的大海兩種不同的狀態,一邊是溫柔的、波浪平靜的海面,慢慢地轉變為波濤起伏的海面,后有小船被吞沒的情景。讓學生看著這樣的畫面欣賞,根本無須教師解釋,學生便一目了然,同時在這個環節后面及時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效果會更好。通過引導學生也參與情境的創造,能使學生更主動、更有效地學習歌曲。
五、通過表演體會情境
學生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歌曲的內容和感情,容易使學生體會歌曲的情境。如欣賞《快樂的一天》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活動場面:讓學生根據自己一天的生活編演小品《快樂的一天》,同時配上音樂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同時也對音樂有了深刻的理解。
六、用生活展示教學情境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沒有生活就不會有藝術的存在。音樂也是藝術的一種,它自然也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若是孤立地存在課堂教學中,就會使音樂背離生活。因此,音樂教學也要回歸到生活中,走到自然中,在自然中體味音樂的美??梢灶I著學生到野外,漫步在林蔭小道間,傾聽那大自然的樹葉聲響、小溪的流淌、小鳥的歌唱……這些美的情境就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就會領略到音樂中那些猶似生活中的情境和音韻,也會激發學生更加熱愛音樂課的學習熱情。
七、以多媒體課件進入情境
音樂欣賞是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對觸發靈感、啟迪智慧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教學中,學生往往興致淡漠不以為然,坐不住,聽不進。如教唱《小雨沙沙》一課時,教師先播放一段雷聲隆隆、風聲呼呼、雨聲沙沙的錄音,創設了一個春雨綿綿的情境。再以幻燈展示出一張空白片,學生判斷出是雨聲后,教師便在幻燈片上畫出雨絲,接著播放這首歌的旋律。在歡快的樂聲中,教師再用幻燈展示出一顆顆種子發芽、長出葉子的過程。這樣,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聽音樂——看畫面——再聽音樂——再看畫面,深刻地理解了詞意。把學生置身于音樂的情境中學習,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感受力,鑒賞力和表現力。
總之,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是培養少年兒童審美情趣,增強少年兒童審美意識,完善少年兒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情境法在音樂教學實踐中證明效果是良好的,但音樂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的具體任務、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征,班級和學生個人的特點,恰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