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翠
摘要:小學數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各方面水平的發展。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推動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主要是在結合具體案例的分析基礎上,探討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習興趣;措施
一、前言
小學數學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和抽象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影響因素[1]。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興趣對于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和學生數學能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2]。但是在當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心智和各方面都還不是很成熟,思維能力等因素還處于發展的階段,對于一些數學知識不容易理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興趣缺失的情況[3]。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采取措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當前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涉及一些比較抽象或者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對于這些知識點的講解,如果老師僅僅根據教材照本宣科地解說,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影響教學效果的實現。而情境教學,可以在學生和知識點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有利于拉近學生與知識點的距離,從而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心理的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展開教學,從而達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連加和連減的知識點,老師可以在上課前,結合學生好奇心強的認知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類似于故事的情境引出新課。如,“同學們,在植樹節這天,森林王國舉行植樹比賽。小猴,小兔和小馬三人都參加了比賽。比賽結束后,統計得出小猴種了16棵樹,小馬種了18棵樹,小兔種了25棵樹。根據這些信息,你們能夠提出多少個不一樣的問題呢?”。這樣,學生在臺下就會表現得躍躍欲試,和同桌激烈地討論,然后得出很多類似于“小兔比小馬多種了幾棵樹”、“小兔,小猴和小馬一共種了多少棵樹”等問題,然后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列出的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相關的算式,從而自然引出連加的知識點,同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會在腦海中產生一系列諸如“三個數字相加要怎么算”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這樣情境的創設展開教學,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新知識點的距離,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為生動形象,加強學生的理解,而且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的認知心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分發揮課堂主體的作用,使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傳統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往往只是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不僅容易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和抵觸心理,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因此,在激發和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和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各類圖形的辨別和識記,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展開教學。在課前老師可以先搜索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長方形、正方形等事物的圖片,將其做成ppt課件,然后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當學生看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桌子或椅子等事物時,學習熱情一下就被點燃了,老師也可以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結合教學內容特點,設計一些游戲,將知識點融入到游戲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比如,在學習“10的分與合”的相關知識點時,為了增強教學效果,老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展開課堂教學。老師先讓學生在10個數字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數字,并且將它寫在一張紙上,貼在胸前,然后讓他們在教室中找到能和自己合成10的同學一組,然后再一起到老師那兒報到,領取“一九一九好朋友”的有關兒歌卡片。這樣充滿童真的游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增強教學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作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激發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在學習“小小商店”這一相關知識點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去市場買東西,然后自己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且解答。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數學學習很重要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結語
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數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嘗試,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增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盧海程.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2,(8):70
[2]姚利萍.談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小學綜合教學參考.2015,(1):28
[3]丁清.淺析小學數學低年級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