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紅
摘要: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將數學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僅是新課程的要求,更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趨勢。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意義及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數學邏輯性很強,是一門非常抽象化的學科,這使得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便是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的好方法。著名學者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可以印證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很有必要組織生活化教學。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是人生的起點,會對一個人未來的認知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從小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僅靠枯燥的課堂教學是遠遠達不到的,很多學生甚至會對繁瑣的數學產生厭倦感。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做出改變,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這一方法運用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如此才能讓平時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
(二)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數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對數字的處理能力,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對同類問題的轉變,都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邏輯能力。而正是因為如此,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存在難度,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和數學一起融于生活中,由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出發,便于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學生會發現,當他們真正身臨其境的時候,數學,也不像想象中那樣復雜。
(三)提高課堂效率
很多知識僅僅依靠理論知識,恐怕難以講清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接受能力也有限,教師只有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舉一些源于生活中的例子,才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接受知識,不得不承認,相對于傳統的教學來講,這種方法可節省大部分時間用作知識點的強化練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小學生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教師要善于發現
對于小孩子而言,課本上生硬的理論知識,他們有時難以理解。為此,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例子,將生活和數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也可以將需要學生掌握的概念做成小動畫的形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對動畫所涉及知識點的接受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原本相對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調動課堂教學氣氛,使得課本上復雜難懂的概念變得淺顯易懂。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一章“克、千克、噸”知識點的學習中,小學生可能理解不了課本上所列出的概念,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準備不同重量單位的小物品,讓學生親自感受,然后再說明這些物品的質量,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非常清晰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各個重量單位的概念,而不是依靠課本上給出的結論進行死記硬背。
再比如,在第三章“東西南北方位”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一位學生為中心,然后提問班里的其他同學,講出處于這位學生東西南北邊四個方位同學的名字。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快的練習方法,也可以讓學生相互介紹,讓他們自己講出自己的東西南北的同學名字。總之,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到數學。
(二)角色扮演
在小學時代,最受歡迎的游戲莫過于“過家家”,如果教師可以用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模仿生活中的小片段進行學習。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而且學生之間的友誼也可以升華。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或者是對待事情的方式,和學生成為朋友,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也可以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比如說,在四年級“乘法”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文具進行超市購物場景的模仿。選出一位學生作為超市的負責人,另外一位學生作為超市的顧客,對各種文具進行明碼標價,結賬時兩位學生一起計算,計算正確的得一個小禮品作為獎勵。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大大增強,也可以督促學生從小就養成認真的好習慣。
(三)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些特點,了解每個學生,才能開展針對性教學。針對某些數學邏輯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輔導,循循善誘,幫助他們從數學這個困境中走出來。在此過程中,要對他們的小進步予以鼓勵,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小學是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會決定學生對待事情的態度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填鴨式”的教育,并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反而會使得學生出現煩躁、厭學等情況。所以,教師需要進行生活化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