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
【摘 要】成本領先是企業永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一個沒有成本優勢的企業是無法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的。企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窘境:測算有利潤回報的產品,銷售之后卻“無利可圖”,甚至做了賠本生意;做了充分的成本策劃,卻無法實現目標利潤。本文針對制造業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在實際應用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達到尋找對策的目的。
【關鍵詞】目標成本;材料成本;倒逼機制
一、目標成本及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概述
目標成本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作為工作目標而設定的預計成本。由于材料成本在產品成本中一般占有較大比重,所以往往成為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對象。
本文所指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是按照倒逼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對產品定價測算的材料成本進行“鎖定”,引入崗位責任制和績效考評機制,將材料成本指標量化、分解到每位員工,采用約束與激勵雙結合的辦法倒逼目標成本的實現,并追求更深層次的成本降低。
二、偏離材料目標成本的常見原因分析
1.材料目標成本的制定存在偏差
材料目標成本的制定包括材料用量標準的制定和材料價格標準的制定。一般制造企業為更好地對材料成本進行計量和控制,較為廣泛地采用定額管理辦法。
科學合理的定額對于材料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但也容易出現偏差:
(1)材料消耗定額不準確。定額偏高會造成邊角料過大、材料浪費,定額偏緊可能會產生更多不合格品。
(2)材料目標價格制定不科學,會導致產品定價出現偏差,從而增加目標價格達成的難度。
2.物流及生產過程材料超額損耗
材料是產品變動成本的主要構成要素,物流、生產過程對材料的浪費是成本超標的重要原因。
(1)材料周轉、領用管理不到位,對材料消耗環節缺少必要的管控。
(2)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物料損毀或盤虧。在物流搬運、倉儲收發、生產過程中對原材物料缺少必要的防護措施,造成物料受潮、銹蝕或損壞;物料流轉和存儲過程產生的丟失缺件造成的盤虧損失。
(3)工藝規范及培訓不到位,員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識,導致產品返工、返修、報廢損失超出合理損耗范圍。
3.采購環節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大于下降因素
因材料采購價格失控導致目標成本超標,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1)企業往往疏于對材料價格的系統性管控,造成產品定價階段的材料預算價格和材料采購階段的實際執行價格相互脫節。
(2)沒有行之有效的成本降低激勵機制或者執行流于形式,不能從正面激發采購人員的能動性。無效的激勵機制反而會滋生徇私舞弊的現象,導致公司利益更多的流失。
(3)供應商尋源、管理及維護不到位。由于制度的寬松及對供應商資質認定缺少必要的監管,導致選定的供應商良莠不齊,很多供應商在供貨能力、資金實力、質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沒有達到要求,無法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交付及時率、一次交驗合格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沒有對應的評價和考核措施,會加劇供應商對自身生產管理水平的漠視,從而抬高整個供應鏈上的產品成本。
4.呆滯積壓材料損失導致成本增加
企業如果沒有一套良好的庫存響應機制,往往會形成庫存積壓而產生浪費。
(1)基礎數據準確率較低導致計算采購需求量偏差較大,容易造成超額采購形成材料呆滯積壓。主要包括材料庫存賬卡物一致率偏低、BOM定額準確率偏低、生產計劃準確率偏低等。
(2)信息不對稱,各部門反應遲緩造成采購計劃失靈。比如研發部門圖紙升級、設計更改或工藝變更,不能及時通知采購部門調整采購計劃;營銷部門調整銷售訂單,不能及時更新相關數據,都有可能導致超單采購形成材料呆滯積壓。
5.崗位職責不清導致問題無法改善
有效的崗位責任制要求對每一個節點的工作和銜接都有明確的規定,對每一個環節出現的問題都能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崗位分工不合理,崗位責任不明確,出現問題相互推諉扯皮、問題點無法整改完善,材料目標成本的實現就沒有保障。
6.缺少必要的工作檢查和績效激勵
將指標分解到個人,并不意味著員工會自發的完成工作。“人們不會做你希望的,人們只會做你監督和檢查的”,IBM前總裁郭士納講過,“如果你強調什么,你就檢查什么,你不檢查就等于不重視。”企業對員工缺少激勵,員工就缺少對工作的責任感,企業目標也就無法實現。
7.偶發性事件導致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無法持續運行
在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的實施過程中,偶發性例外事件出現時,因缺乏制度化、流程化的解決方式、沒有專門負責的職能部門去處理,會造成材料成本失控、倒逼機制流于形式的后果。
三、應用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實現目標成本的解決對策
1.提高材料目標成本的準確率
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是組織材料的正常供應,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以及合理利用資源、降低積壓、減少浪費的必要前提。
材料消耗量的確定,主要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完成。企業必須在產品設計階段加強對選材和耗材的要求、評審和考核,追求設計方案的最優化。設計流程可細分為4個驗證和評審階段:設計輸入評審-定型方案驗證評審-詳細方案驗證評審-最終方案驗證評審,設計方案經過層層驗證和評審、批準后,在產品試制階段再次對產品材料定額進行確認和調整,方可進入量產。
同時,采購部門應在產品設計階段與研發部門做好工作銜接,提前進入相關材料的供應商尋源和定價程序,確保材料目標價格的合理性和準確率。
2.鎖定BOM,通過“限額配料”倒逼材料在定額內耗用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增強員工責任感,避免材料在物流、生產過程中的丟失和不合理損耗,降低返修、報廢率,節約材料成本。
(1)充分發揮計算機和ERP系統的信息處理功能,對生產領料環節實行“限額配料”管理。ERP系統根據當天生產計劃和材料定額計算各種物料需求量,由倉儲部門配送至相關生產工位。因返修、工廢等人為因素導致超額領用的物料浪費,由班組或直接責任人承擔。
(2)物料管理責任隨物料的移動交接到相關責任人,因個人原因造成損毀或盤虧損失由責任人承擔。
(3)定期培訓、提高工人技能和素質,鼓勵各部門厲行節約、減少浪費。激發諸如技術工藝部門開展材料替代、結構優化、定尺排料;生產車間對邊角余料、廢棄物資的再利用等創新方法的運用,節約材料耗用成本。
3.鎖定材料價格,倒逼材料價格機制有效運行
材料價格管理機制,不僅要保證材料目標價格的有效控制,更要關注材料采購價格的持續降低,方能保持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1)借助計算機和ERP軟件對產品定價階段的材料價格進行鎖定,并配套實施分級授權審批制度。在管價階段即材料采購階段,實際采購價格在目標價格內的,采購部門有權下達采購訂單;單項材料超過目標價格但產品總成本未超標的(產品總成本=∑單項材料實際用量×實際采購價格),分管副總審批后方可下單;對于單項材料超過目標價格且產品總成本同時超標的,需經各相關部門評審、總經理批準后方可下單采購。
(2)推行材料成本降低激勵機制。按照物料類別(或產品/項目類別)將降本目標分解到責任部門及具體責任人,每周針對一類物料進行分析,確定降本方法,總結實施效果。每月對責任人兌現相關激勵。
(3)對供應商尋源、資質認定、招標競價、供應商評價、付款方式等制定完備的管理程序,實行“透明化、職責化、制度化”管理。使整個采購流程保持公開透明、信息共享;對每一項工作堅持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責任到人,做到每人頭上有指標、每個指標有人管;并把降本控費作為一項制度持續推行。
4.完善采購計劃和下單系統,減少呆滯物料浪費
對于工藝復雜的制造企業,要制定完善的采購計劃,并及時響應庫存和公司內外環境的變化,計算量很大,通常需要使用計算機和ERP軟件方可完成。同時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上加以規范,保證信息暢通、執行到位。
(1)提高基礎數據的準確率。采取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融合協作的工作模式提高信息質量:財務部門每日對庫存物資執行賬卡物一致率檢查;工藝部門每周對BOM定額組織例行工藝評審;生產部門每月進行生產計劃和產能分析,及時調整與實際需求的偏差。
(2)通過信息系統(ERP系統)將各部門工作節點連接貫通,并完善相關采購流程,實現信息共享,保證各項信息變化能夠第一時間傳遞到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快速做出相應的處理對策,及時調整采購計劃和采購訂單,保持最優庫存數量。
5.目標成本崗位責任制讓員工清楚應該做什么
人的因素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權責對等,責權分明是保證工作達標的重要前提。有效的崗位責任制能夠讓員工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做好的標準是什么、以及其結果對自己有什么影響。從而形成各個崗位之間上推下拉、相互配合的有序循環。目標成本的制定、分解和實現,必須配以合理的崗位責任制和有效的績效激勵機制才能順利推行。
6.檢查及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愿意這樣做
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查制度,是提高全員執行力,達到成本控制目標的重要環節。而有效的激勵機制,是讓每一位員工愿意去做,想把事情做好的源動力。
將材料目標成本量化到指標,指標分解到員工,員工有效地執行,對執行的結果有檢查,對檢查的結果有考評,對考評的結果有激勵。在這樣一個多贏的局面下,目標成本就容易實現。
7.推行例外管理制度,持續規范倒逼機制使之有效運行
公司普遍追求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從而達到組織和流程運作的高效、有序。規范化、制度化的過程實際上是持續不斷地將例外事件例行化、流程化的過程。例外管理是對崗位責任制的有效補充,公司應該對材料控制體系中的例外事件予以充分地重視,對于首次出現、模糊隨機、需要立即處理的偏離計劃和預期效果的事件,公司領導親自參與其中,把隨意、模糊的東西變得有序和清晰,并且將其例行化、流程化之后,完善到相關崗位職責之中推行。
總之,材料目標成本倒逼機制的應用是有效管控成本、提高利潤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內容是針對目標成本制定有效的量、價目標,層層分解到個人,利用信息系統和配套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和績效機制,保障目標成本的實現。在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成本效益觀念,方能立于不敗之地,保持基業長青。
參考文獻:
[1] 武花勇.制造企業材料成本控制[J].安徽科技,2015,(12): 33.
[2] 王吉鵬.加強控制視角下的中小企業材料成本核算研究[J].財經界,2014,(7):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