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曉軍 高鵬
投貸聯動業務跨越了商業銀行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鴻溝,將債務融資與股權投資相結合,既有效地增加金融供給總量,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又能解決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需求與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不相容這一難題。

中小科技金融的根本特點是失敗概率較大、有形可抵押資產少、人力資本為主、成功的情況下回報大。這些特點與商業銀行的傳統放貸業務幾乎是完全背道而馳。在金融要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新時代的大要求下,我國創新地提出了“投貸聯動”的思路,讓商業銀行能夠服務于科技金融,并從中獲得超額回報。
投貸聯動指商業銀行利用控股的投資公司或/和 VC/PE 等投資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在投資機構對企業已進行評估和投資的基礎上,商業銀行以“股權+債權”的模式對企業進行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
投貸聯動業務跨越了商業銀行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鴻溝,將債務融資與股權投資相結合,既有效地增加金融供給總量,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又能解決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需求與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不相容這一難題。與此同時,投貸聯動為商業銀行涉足股權投資提供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支持企業帶來的風險收益不對等的問題。在戰略意義上,有助于推動銀行業向混業經營、全能型銀行轉變。直接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也是投貸聯動模式受到青睞的重要原因。
從事投貸聯動試點的銀行根據《中資商業銀行專營機構監管指引》(銀監發〔2012〕59號)規定,設立服務科創企業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專司與科創企業股權投資相結合的信貸投放。除發放貸款外,科技金融專營機構還可以向科創企業提供包括結算、財務顧問、外匯等在內的一站式、系統化金融服務。
雖然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多數已通過參控子公司模式建立了股權類投資機構,但由于《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境內不能進行股權類投資,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的股權類直接投資機構絕大多數都設在境外。
商業銀行在境外設立股權投資機構后,向其控股銀行推薦優質客戶開展股權投資,根據客戶不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貸款和其他服務產品支持,提升本行綜合化金融服務水平。在這種模式下,由于子公司屬于銀行集團內部機構,決策鏈條縮短,溝通成本降低,集團化綜合經營優勢明顯。
“銀行+VC/PE”模式是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的主流模式。在這個模式中,銀行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與股權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跟蹤和適度介入合作機構推薦的企業,建立與股權投資機構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機制。這個模式可細分為兩種:
(1)銀行只參與貸款與金融服務,不分享股權收益
對股權投資機構已投資進入或即將投資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及相關金融產品的支持,并同時鎖定被投資企業包括顧問咨詢服務及資金結算等業務,實現股權與債權的結合。
(2)選擇權貸款,分享股權溢價
銀行通過選擇權貸款,分享未來股權溢價。銀行為了分享股權投資背景下債權介入帶來的超額回報,與合作的風險投資機構達成一種選擇權(期權)合同。在貸款協議簽訂時,約定可以把貸款作價轉換為對應比例的股權期權,當融資企業通過 IPO、股權轉讓、或者被并購等方式實現股權溢價后,可由風險投資機構拋售所持的這部分股權,將收益分配給銀行,從而實現收益共享和分成。
通過這樣的方式,銀行一方面規避了監管的限制但又同時分享了企業的股權回報,另一方面通過與創投機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風險緩釋的作用。相比于銀行,創投機構在對于創業階段企業的篩選上具有更強的專業能力,從而保證獲得融資企業的質量。
這個模式規避了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直接股權投資限制,并在實現貸款利息收入的同時,可以享受股權投資的超額溢價收益,與其貸款資金進入階段所形成的高風險程度形成合理配比。
民生銀行對于有合作關系的VC/PE投資機構擬投資或已投資的中小企業,在綜合考慮投資機構投資管理能力和中小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的基礎上,以信用、股權質押、PE保證或類保證等方式,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的短期融資業務。融資額度最高可達5000萬元,融資期限不超過1年。
南京銀行投貸聯動的特色是 “小股權+大債權”。針對初創階段的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依托該銀行控股的鑫元基金名下子公司鑫沅股權投資管理公司,持有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1%至2%的股權,并結合企業兩年的中長期業務發展規劃,以培育客戶為主要目標,“一戶一策”,并配套貸款等大債權支持。
南京銀行的這個業務的目的不是想通過貸款賺取利潤,而是培育戰略客戶群,未來也可能實現股權回報。南京銀行通過其孫公司成為股東后既不參與企業經營,也沒有對賭、期限等要求,但要求代發工資等業務落戶南京銀行。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動態地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同時也能提高客戶合作粘性。
招商銀行早在2010年6月就推出了“千鷹展翼”計劃。該計劃為招商銀行為企業提供創新的債權融資方案,并通過與PE和券商合作為創新型成長企業提供股權融資的服務,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在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實現上市的過程中,能獲取不菲的收入,包括募資服務費、托管費等。
招商證券與招商銀行共同出資組建招銀財富作為股權投資平臺,進行投貸聯動業務操作。客戶采取名單制管理,由客戶經理上報推薦客戶,總行團隊收到上報項目后,分配給主辦投資經理,進行立項及項目調研,投貸聯動最后由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投資決策。其融資項目,原則上單筆投資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招商銀行的投貸聯動關注先進制造、節能環保、醫療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以及消費升級相關產業中的成長型企業。原則上要求營收不低于3000萬元、凈利潤不低于500萬;毛利率不低于25%,凈利率不低于10%;近三年營收及利潤呈現增長態勢,增長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中國銀行的投貸聯動主要由中國銀行及其旗下的中銀科創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投資平臺共同開展,兩個機構間建立了整體合作框架協議,原則上風險分擔,收益共享。
關注的行業為戰略新興支柱產業以及“中國制造2025”,優先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型信息產業、高端制造業、“互聯網+”、醫療、教育、文創等行業。
要求客戶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或經試點地區政府認定且納入地方政府風險補償范疇的企業。原則上“VC貸”、“PE貸”作為免評級的業務標準,建立了符合投貸聯動目標企業的資金需求測算模型,作為重要參考,平均授信額度在1000萬水平。
在審批機制上,中國銀行設立了投貸聯動委員會作為評審最終裁決機制,同時引入科技型專家為其授信審批和投資提供行業、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指導和顧問咨詢,作為對科創企業授信評審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在考核機制上,落實信貸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股權投資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與創新型企業貸款業務相適應的業績考核和獎懲機制,適當延長考核周期,制定差異化的風險容忍政策,探索將政府財政性補貼等合理納入機構考核收入,建立針對投貸聯動業務機構和人員的專項獎勵機制,同時,建立獨立的盡職免責和問責管理機制,信貸及投資業務的責任認定均遵循“最低限度問責、最高限度免責”的原則,在業務開展初期(1-3年內),最大限度容忍不良和投資損失的出現,在無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前提下給予從業人員完全的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