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訓 王云飛
(慈溪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浙江 慈溪 315300)
急性腦梗死(ACI)主要與神經細胞能量代謝異常、細胞凋亡、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有關〔1〕。ACI臨床發病率較高,主要臨床表現為言語功能障礙、肢體活動不利等,嚴重者危及生命,致殘、致死風險顯著〔2〕。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目前發病初期主要采用溶栓、介入治療等,但是時間窗較窄、醫療難度大,對于就診延遲及醫療不發達地區的患者不能起到滿意療效。因此,為不能及時接受溶栓及介入治療的患者,尋找一種有效的多靶點改善腦缺血狀態的藥物治療方法,是目前臨床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本研究探討丁苯酞軟膠囊聯合依達拉奉對老年ACI患者的治療效果。
1.1研究資料經慈溪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療的100例老年ACI患者,納入標準〔3〕:①年齡≥65歲;②符合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制定的ACI的相關診斷標準〔4〕;③首次發病,就診時間不超過3 d,未接受介入及溶栓治療;④臨床資料完整,配合治療及隨訪。排除標準〔5〕:①腦出血或腦部惡性腫瘤;②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心功能不全、免疫系統或感染性疾病者;③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或出血高風險患者;④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⑤對研究用藥物過敏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老年ACI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兩組年齡、病程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50,n)
1.2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西醫治療,包括吸氧、降顱壓、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影響神經細胞、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此外,對照組給予100 ml 0.9%NaCl+依達拉奉注射液(生產廠家: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80)30 mg,2次/d,靜脈滴注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丁苯酞軟膠囊(生產廠家: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0299)0.2 g,3次/d。治療周期均為14 d。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評價標準〔6〕①痊愈:能獨立正常生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減少>90%;②顯效:生活依賴他人,NIHSS評分減少≤90%但>45%;③有效:NIHSS評分減少≤45%但>18%;④無效:NIHSS評分減少≤18%??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神經功能評價標準〔7〕NIHSS評分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評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應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價ACI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的狀況,評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恢復越差。
1.3.3血液相關指標的檢測〔8,9〕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應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漿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痊愈27例,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5例;對照組痊愈13例,顯效16例,有效10例,無效11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78.00%,χ2=9.127,P=0.028)。
2.2兩組神經功能比較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和m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和mR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t=10.333,P=0.000;t=3.392,P=0.001),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功能比較
2.3兩組血液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oxLDL、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oxLDL、TXB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6-Keto-PGF1α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t=15.496,P=0.000;t=16.737,P=0.000;t=12.634,P=0.000),見表3。

表3 兩組oxLDL、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比較
ACI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尤其好發于具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報道顯示該病的致殘、致死率可達26%~40%〔10〕,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質量。ACI發病機制復雜,治療難度極大,治療的重點及難點主要在于改善腦部供血及避免腦組織損傷,這兩方面直接影響患者預后。
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具有抗氧化作用,70%的有效成分可以透過血-腦屏障,調節氧化過程,降低自由基水平,減輕腦組織損傷,避免腦水腫發生〔11〕。同時,該藥對患者血凝狀態的影響較小,規避了出血風險〔12〕,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丁苯酞側重于改善患者腦部供血,增加缺血區的微循環情況,保護神經元不受低氧低能量影響,同時可增強抗氧酶活性及細胞線粒體的功能,抑制炎癥反應,減輕后續損傷,避免并發癥發生〔13〕。本研究發現,聯合應用丁苯酞及依達拉奉,可以更好地緩解老年ACI患者的神經損傷情況,NIHSS評分和mRS評分獲得更顯著的臨床療效。
此外,ACI的發生發展還與患者血脂異常、血液黏稠及血管痙攣等因素有關〔14〕。研究顯示,脂蛋白顆粒oxLDL,可以進入外周組織細胞,使其轉運的膽固醇積聚于患者外周動脈壁,引起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加重血栓形成、脫落的發生風險〔15〕,對于血栓性疾病具有標示作用。TXA2和前列腺素(PG)I2,正常狀態下在體內保持動態平衡,調節血管的收縮舒張功能。由于各種原因導致PGI2合成量下降,TXA2合成增多,則促進患者血管的收縮,加速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出現腦血管意外事件。因此,檢測TXA2和PGI2水平對ACI具有指導價值。但是這二者性質極不穩定,不利于臨床檢測,目前主要通過檢測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即TXA2和PGI2的水解產物,來判斷其含量,進而明確ACI患者病情〔16〕。本研究進一步證實oxLDL、TXB2和6-Keto-PGF1α水平與ACI的進展有關,也對判斷患者病情的預后轉歸具有指導意義。
1Diedler J,Sykora M,Jüttler E,etal.Intensive care management of acute stroke:general management〔J〕.Int J Stroke,2009;4(5):365-78.
2狄晴,葛劍青,陳道文,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4;17(3):184-6.
3常煥顯,劉麗艷,王以翠,等.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及其對血栓素A2、前列環素及抗凝血酶Ⅲ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3;12(1):21-3.
4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80.
5王臨娟.依達拉奉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2):1465-6.
6姜斌,馬瑞,杜繼臣,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氧化應激指標及頸動脈斑塊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3;28(7):749-52.
7何曉燕,翟萬慶.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4):58-9.
8劉啟兵,張兆輝,歐陽存,等.普羅布考對腦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xLDL-Ab及MMP-9水平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9(3):375-9.
9張璇,胡長林.疏血通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TXB2及6-Keto-PGF1a的影響〔J〕.臨床醫藥實踐,2005;14(5):336-7.
10劉曉林,劉宓宓.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3):7-8.
11Itoh T,Satou T,Nishida S,etal.Edaravone protects against apoptotic neuronal cell death and improves cerebral fun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J〕.Neurochem Res,2010;35(2):348-55.
12Ikeda S,Harada K,Ohwatashi A,etal.Effects of edaravone,a free radical scavenger,on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 rat hemiplegic model〔J〕.Scientific World J,2013;2013:175280.
13Hu J,Wen Q,Wu Y,etal.The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on the brain edema,blood-brain barrier of rats after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Rho A〔J〕.Cell Biochem Biophys,2014;69(2):363-8.
14張紹剛,吳均超,符秋宗等.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尿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脂蛋白(a)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7):14-6.
15Cuadrado-Godia E,Ois A,Garcia-Ramallo E,etal.Biomarkers to predict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small vessel disease strokes:prognostic role of albuminuria and oxidized LDL cholesterol〔J〕.Atherosclerosis,2011;219(1):368-72.
16梅志忠,彭蘭芬,萬曉華,等.腦出血繼發腦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標志物檢測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59-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