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而國內的就業機會并沒有同學生的數量穩步增加,反而隨著國家對國內經濟整體結構的調整,導致國內就業機會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這就呈現出國內就業機會供不應求的現狀,這樣的現狀促使畢業的大學生紛紛加入創業的行列。針對這樣的現狀背景,為了給大學生提供更多創業的可能性,各大民辦高校需要對學生就業創業進行教育研究,依據國內創業的現狀,分析總結出更能高效地促進學生未來創業的教育手段。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
引言:
針對目前國內的就業現狀,各大民辦高校需要對院校學生進行對應的就業創業的教育方面的研究,模擬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模式,通過這個模式分析得出院校學生各自就業創業的優缺點,結合這些優缺點“因材施教”,提升院校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能力。這是根本的教學效果。當然,院校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就業創業知識以及了解國內就業創業的現狀是基礎。而院校學生如果能夠依據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時代的這種現狀,并利用自身提升的能力極大程度地滿足未來時代就業創業的需求是非常關鍵的。這對學生來說,是通過之前一系列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需要最終達到的目的。因此,為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各大民辦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教育,為這些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針對國內就業創業困難的現狀,民辦高校對學生實行就業創業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近由于國內經濟發展的變化迅速以及國內經濟結構的整體調整,并且每年畢業的優秀大學生的數量日益劇增、大量的非大學生因為所在企業或者公司的種種原因從而跳槽,給大學生造成了就業壓力,進而造成國內的就業機會供不應求[1]。因此,這些大學生就會把目光轉向創業,并且創業相較于就業沒有嚴格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對大學生的能動性來說,創業更能適合其未來的發展。針對這一狀況,各大民辦高校為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就需要為學生開設對應的就業創業教育課堂,進行對應的就業創業教育研究,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
為極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院校教授給學生相關的就業創業的基礎知識以及讓學生了解時代的就業創業局勢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通過豐富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拓展自身知識層面。并且根據院校每個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讓這些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創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最后結合基礎知識以及時代局勢培養和提升學生在教育學習過程中對應的能力,以及引導學生在未來就業創業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非常關鍵的[3]。
二、結合院校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進行對應的就業創業教育
(一)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模擬其未來將要進行就業創業的場景。
院校對學生實行對應的就業創業教育,就要考慮這項教育的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以相關知識及時代就業創業的局勢為輔助,模擬學生未來需要就業創業的情境,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加強學生對這些場景的重視。這些場景的模擬,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讓學生了解未來進行相關工作的流程和模式。并且通過這些場景的模擬,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結合自身的想法將這些相關基礎知識進行合理利用;培養學生在場景中的實際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在場景模擬中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從而為學生未來實際的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二)以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就業創業的實習活動。
在場景的模擬中,院校最好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自由結合,并且讓每個小組成員自己推選小組的組長。這樣的操作也是將來學生進行創業的過程中必須面臨的任務,只有完美地依據小組中每個成員自身的特點,推選出比較適合自己小組發展的組長,才能帶動小組的整體發展。并且通過學生的自由組合,培養學生未來在創業過程中識人用人的能力,從而找尋合適的合作伙伴。在模擬的場景中,通過學生小組結合的方式,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積極發揮小組每個成員發展的特點及積極能動性。通過小組成員間優缺點的互補,組長帶領每個成員將自己小組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從而保障小組成員在模擬的場景中共同協作、共同發展及共同促進。
(三)及時進行實習活動的評估和總結。
在未來學生就業創業的模擬場景中,通過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的方式,進行就業創業的演練,這一系列的教育教學過程對學生未來進行就業創業非常有益處。在演練結束后,教師及時進行演練活動的評估和總結也是非常關鍵的。通過教師的評估和總結,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優缺點,為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使其明確應注重自身哪些方面的發展。并且這些評估和總結,極大程度會上帶入相關專業知識的講解及對時代局勢的分析和總結,這些專業知識和對時代局勢的分析總結對學生日后進行就業創業也是具有促進作用的: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時代局勢的熟練把握[4]。
三、結束語
近幾年來,高校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大多數高校大學生將目光轉移到創業上。通過創業,能夠充分發揮其積極能動性以及其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各大民辦院校為滿足學生將來的就業創業要求,在對應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這項教育教學的實踐性較強,注重學生未來的實際實踐能力,所以院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模擬學生將來進行就業創業的情境;并讓他們自由結合組成小組的方式進行場景的模擬演練;在演練活動結束后,教師及時對演練的整個過程進行評估和總結。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教學過程,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時代局勢為前提;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根本。除了學校對學生進行對應的教育教學之外,建議國家對高校大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重視起來,并且能夠給予對應的補助,為這些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信息。
參考文獻:
[1]易雯靜. 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現狀[J]. 現代交際, 2016(16):223-224.
[2]李秀峰. 眾創背景下的民辦高校創業教育培養研究[J]. 高教學刊, 2016(22):18-19.
[3]王薇.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研究——以安徽某民辦高校為例[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 33(5):163-165.
[4]杜瑞. 民辦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6, 27(24):298-298.
作者簡介:楊松亮,出生年月:1985-7-13,男,漢族,籍貫:山東省平陰縣,所在院校: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職稱:無 ,學歷: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