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林
摘要:孔子:“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泵魅岁惈I章說:“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边@些名言都關于一個“疑”字。也都說出來“疑”的重要性。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更告訴我們,疑是一切發現和創新的奠基石。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生疑、質疑、解疑,再生疑,再質疑,再解疑……的過程。在循環往復、步步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知識,獲得了能力?!焙闷婧脛偈菍W生的天性,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給他們創設情景,鼓勵他們大膽質疑,使學生具有“海闊憑魚躍”那樣良好的“競技狀態?!?/p>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和聯想,在閱讀中不斷有所發現,讀出新意。
葉圣陶老先生也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學不好的。不光是語文,別的科目也是這樣。如果學生不會自己動腦筋,不會自己求知識,學本領,事事都要依仗老師,這樣的人培養出來有什么用呢?”
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問一答的模式似乎長期貫穿整個課堂。雖經過幾輪課改,也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什么大的動作。有的老師往往為自己精心設計的問題自鳴得意,以為問的問題好也就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其實不然。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提出深淺不一的問題,然后對問題情境通過積極思考,獨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結論,比之“全盤授予”要事半功倍得多,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于把知識學活、記牢,并能更好地應用于實際。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靈感,讓學生學會質疑呢?
新課標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生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讓學生會“疑”、愛“疑”,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通過創設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引入到教學中來,并積極啟發、誘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多問幾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使學生從不敢問到想問,從不想問到多問,從不會問到善問,以此來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初讀課文,表層質疑
在預習或初讀課文時,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如對課文的故事情節、時代背景及字、詞、句等表層的質疑。因為是初讀,所以這些問題一般還較為膚淺,通過仔細讀文或運用工具書就能解決。隨著疑問的解決,學生所獲得的主要是以感知為基礎的知識和感受。但有些問題比較散亂,有些問題也不是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就能解決這時,教師的梳理工作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教師要將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肯定的態度進行分類、梳理,從而讓學生發現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而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解決問題。同時學生的心里特別希望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大家的重視,并得以解決。因此,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尤其要注意激發的學生的質疑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二、研讀課文,深層質疑
質疑的深度與讀者的能力和對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關。研讀課文時,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們往往會對文章的結構層次、寫作風格、精妙語句等進行深層的質疑,此時收獲的主要是以理性為核心的思維和能力。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篩選,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讓其自行解決。而教師應把課文中的重點問題及學生個人自學感到困難的問題提出來,組織學生討論。在生疑、釋疑的矛盾中,學生的質疑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強了,必然會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提高,又會帶動質疑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深層質疑能力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深讀課文,聯想質疑
學生在深讀課文時,將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區別、遷移產生的是聯想質疑,從而生成的主要是以運用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時,學生對課文的質疑是高層次的質疑,如果學生能不唯書、不唯師,就必然會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憑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當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已進入深層次探索階段時,教師要適時啟發,提供更多的機遇,讓學生進行探究質疑、聯想質疑。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能夠隨著質疑問難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夠從不成熟、膚淺的閱讀質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聯想質疑,同時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進行高層次的閱讀鑒賞。
總之,質疑大有學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抓住時機,善于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適時質疑,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學到新知,又發散思維。可以說只有讓學生大膽地質疑,才能讓學生更真實,更精彩!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相當高的能力和水平。這就告訴身為教師者,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認真備課,認真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處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只有練得了這些硬功夫,才能追求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