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蘭·亞森
摘要:當前學前教育普遍開始出現小學化的情況,具體是指兒童在幼兒園學習期間,幼兒園對其開展小學化的管理和教學模式,讓兒童過早的接觸和學習小學層面的知識。相對于兒童的自然發展規律而言,如此教學模式是與之相違背的。自然情況下,學前階段的幼兒應當側重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溝通、朋友交際以及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小學化的學前教育模式會導致兒童出現排斥心理,并且一定程度上對兒童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措施
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是伴隨著我國蒙學的分化而產生的,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其產生有著根深蒂固的原因,如重早教的教育傳統、功利化的教育思想的影響,家長觀念和師資素質以及辦園者利益驅動等,幼兒園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幼兒教育發展的資源分配不均衡等。這些原因都誘發了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幼兒園“小學化”的對策,標本兼治,使問題得以解決。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所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很容易導致兒童對其產生厭煩心理
相對于進入幼兒園學習,兒童之前的生活都是一直有父母家人陪伴的,其所生活的環境也是自由自在的。步入幼兒園之后,其生活環境受到約束,所以必須要一定的適應周期才能夠逐漸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而兒童的學前教育,其重點是幫助兒童認識到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不斷學習,在為兒童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的過程中,幫助兒童感受到其中的學習樂趣所在。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應當側重幫助兒童學習掌握常用且簡單的相關知識,可以嘗試通過游戲的形式促進兒童對于知識的接受與掌握,如果盲目將一些理解難度較大的文化知識強制灌輸給兒童,會導致兒童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久而久之,產生厭學的心理。
(二)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兒童普遍具有不愿被約束、天真、貪玩的天性和特點,學前階段的兒童身心都處于發育的初級階段,還較為脆弱。如果在學前教育中不合理的增加小學化教學模式和內容,會使孩子因為無法理解文化知識而在心理上面臨較大壓力,直接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發育情況,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二、導致學前教育出現小學化的主要原因
(一)幼兒園方面對于學前兒童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隨著當前市場經濟逐漸替代了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由于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公辦幼兒園普遍被進行關停、轉型等處理,在此背景下,公辦幼兒園數量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因此催生了大量民辦幼兒園,這些民辦幼兒園的因為缺乏幼兒教育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所以其在幼兒園的日常管理教學過程中難保能夠做到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兒童、為了兒童一切”的原則,忽視引導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迎合一些家長的心理而盲目地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添加小學知識學習內容,此與學前兒童的教育理念之間存在偏差。
(二)家長方面對于學前兒童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當前為滿足應試教育需求,各學生家長都在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升自己子女的學習成績水平,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習環境都充滿競爭,在此背景下,諸多家長錯誤的認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應當輸在起跑線上,而學習文化知識就是在幫助子女提升各方面能力,能夠促進其未來學習成績提升,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影響下,盲目的在學前階段就開始安排兒童學習文化知識,如此對于兒童的思維成長、世界理解感知以及兒童的健康成長都存在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針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具體應對措施
(一)積極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水平
幼兒教學是兒童階段學習生涯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生學習的啟蒙環節,但是對于大部分幼兒園而言,其對此并未能夠形成深入的認識,因此,想要切實擺脫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幼兒園自身需要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積極采取措施,促進自身師資隊伍向專業、高水平方向發展,其可以有效促進兒童幼兒教育效果的提升。首先,在對于幼兒教師的招聘環節,校方需要合理選擇經歷過完整學前教育培訓且具備相關教學資質及教學經驗的人員,確保其能夠具備專業的技術與能力;其次,需要定期安排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只有確保其不斷學習,才能夠很好的滿足當前時代對于學前教育的需求,同時能夠讓學前兒童的實際需求得到很好滿足,定期開展培訓工作,能有效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提高其學前教育專業能力;第三,加強與其他幼兒園之間的合作交流,定期安排幼兒教師進行經驗交流互動,積極研究創新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案,通過此方式提升幼兒教學的效果。
(二)提高社會各界和教育部門對于學前教育行業的監督力度
由于當前社會各界對于幼兒園的需求量快速增加,所以不同的幼兒園其辦學資質、管理能力、師資力量之間也都存在差異,對此教育部門很難做到一對一、長期、細致的監督管理。在此情況下,應當積極借助社會各界力量,使其與教育部門共同努力,由教育部門針對當前存在的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禁止非專業教師參與幼兒教育工作,嚴格禁止幼兒園引入小學化的管理模式,由社會各界與教育部門共同承擔監督檢查責任,一旦發現幼兒園出現違規情況,就直接向教育部門所設定的投訴渠道進行投訴,處理或取締違規操作的幼兒園,為學前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提供保障。
(三)嘗試引導和改變家長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思想觀念與教育形式
首先需要及時轉變家長當前的思想觀念,幫助家長充分認識到學前階段的兒童學習,應當側重培養其思維和動作,通過日常的游戲活動,就能夠幫助兒童很好的學習相關知識。需要幫助家長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由家長與學校共同努力,學前兒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其對于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可以以設置家長開放日的形式促進家長對于幼兒園的理解,除了向家長展示當前幼兒園的教學效果之外,還需要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運作原理、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培養和提升家長與學前兒童之間的交流能力和效果,通過有效的親子活動,在促進家長和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同時,幫助家長掌握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
四、總結
針對當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從幼兒園、家長、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廣大群眾方面共同采取措施,為家長和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學前教育理念,為幼兒園制定規范合理的學前教育制度,通過社會各界與家長之間的共同努力,督促幼兒園切實落實合理的時間教育工作,為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永華.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J].文學教育(上),2018(11).
[2]李冬梅.制定幼兒園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基本思路探析[J].學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