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
摘要:德育是學校教學的重要項目,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往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論層次,難以深入學生內心。新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反思,善于總結,認清現狀,敢于突破,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素質,促進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生;品德教育;問題;對策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以及長期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階段德育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傳統德育教學中往往是理論性的說教,教師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被動性較強,自主性不足。一旦脫離了教師的監督管理,學生就會變得無拘無束、漫無目的。
教育目標不明確:受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傳統德育教學的目標就是控制班級紀律、讓學生聽話,老老實實接受教師的教育。這就導致德育教學目標相對模糊、刻板,對于學生的提升意義不大。不少學生對于教師的德育內容出現抵抗、敷衍心理。
教育方式不科學: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德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重視制度建設,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次,不然就會導致教育內容缺乏或流于形式。現在許多班主任對班級出現的犯錯行為仍以批評懲罰為主,缺乏鼓勵教育,更很少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殺雞儆猴”式的德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人尊嚴,甚至會導致他們產生心理陰影。
班主任工作量大:傳統教學中班主任工作既有教學任務又要進行德育教學工作,責任重,壓力大,既要面對學生個體差異,管好學生的安全、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紀律以及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要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教研任務。班主任老師分身乏術,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班主任老師德育工作難度大、效率低。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性策略簡析
面對傳統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時期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采取科學的應對策略,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創新德育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班級氛圍,重視學生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團意識,科學開展家校合作。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德育學習對于自身學習的重要性,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意識,更好的開展德育教學工作。
提升自身素質:都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德育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德育教學的效率。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班主任能力必須適應新情況,不斷給自己的專業知識充電,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教學教法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專業知識過硬才能不斷提升德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具體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更好的開展教育工作。運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質來給學生打好樣,對學生要關心體貼,對待同事要互相尊重,逐漸將良好的品德滲透給學生。
創新教育方式:新時期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創新教育方式,不斷提升教育效率。比如班主任要對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一視同仁,用關懷與真誠的態度對待全體學生,讓學生慢慢理解班主任是在幫助自己成長,而不是壓抑其個性。對于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要以朋友、長者的身份,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錯誤的嚴重程度,區別教育,啟發引導,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自信,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覺意識。通過正面引導來鼓勵學生學習,切不能抹殺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善于由扶到放,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更好的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
營造良好氛圍:俗話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班級環境與學習氛圍對于小學生的道德成長影響是極大的。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與創設,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自由民主、文明和諧的班級氛圍可以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提高班級的整體形象。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班主任應該積極改進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讓學生能夠安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大家相互學習、相互熏陶、相互監督、共同促進,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道德素質。將班風建設與德育教學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
重視情感教育: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工作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關愛,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殷殷期望,而激發學生內心的自強和自律意識,讓學生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工作中,教師要在堅持教育的基礎之上更多地突出幫助和關愛,悉心呵護每一個學生的內心,由于這個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加以正確引導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而付諸愛心的教育還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好的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促進德育教學的高效開展。
培養集體意識: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面對一個個學生,教育難度就會增加,如果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意識,就能夠很好地開展團體教育,提升德育的教育效率。所以在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時,對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團體意識,日常教學之余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拔河、接力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班集體的重要性,體會到自身素質對于班級榮譽的重要意義,進而提升他們的集體意識與集體榮譽感,為德育教學的高效開展打好基礎。
開展家校同步:德育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與協調。工作出我們也要重視開展家校同步教育。每學期召開學生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成長變化;另外也要傳達科學的教學理念,提升家長的德育水平;在此基礎上鼓勵家長重視孩子們的道德品質培養,引導家長們能夠從自身的言行舉止入手,做好孩子們的榜樣。只有科學開展家校同步,才能夠更好地落實德育教學理念與教學理念。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正視問題、敢于改進,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身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教學管理活動的有效性與科學性,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