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新 常海燕
摘要: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制造2005》要求,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力爭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創新;創意;專業自信
21世紀的中國,已經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我們能夠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獨立自主地把載人飛船送上太空、中國高鐵開始在世界版圖馳騁、“中國制造”全面關聯著歐美發達國家的家庭生活;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我們正昂首闊步走上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
作為面向首都經濟圈,培養行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打造職業學生工匠精神為目標,著力推進理實相輔、社團活動、企業實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2017年,學院設立的“創意空間社團”、“復雜曲面加工研究社團”、“無人機應用與制作社團”、“復雜精密加工技術社團”、“焊接機器人社團”等專業社團日趨發展成熟,同時開設了“3D打印技術”、“紙飛機技術”等多個創新課程,骨干教師積極帶頭,廣大學生踴躍參與。
一年來,智能制造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學生在專業自信、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更加執著地前行,專業社團活動成果豐碩,“硬幣自動分揀機”獲得北京市和全國創新大賽佳績、“無人機”與“激光雕刻”在機械行業的天地間交相輝映。
這里,活躍著一群機械職業人!
一、“思想無止境,創意無極限!”
創意空間社團致力于開辟學生素養拓展新陣地,開展創意思維的交流、學習、推廣及應用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一年的活動中,同學們激發創意、感受創意,展現創意,從創意到制作、從微縮仿制到獨立設計、從激光切割到3D打印、從旋轉木馬到六足機器人,跨越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收獲了一件件精美作品。
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機械創新設計社團以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科學精神為目標,主要培養優秀學生主動應用CAD/CAM軟件進行機械產品創新設計、零部件虛擬制造與復雜曲面多軸加工技術專業能力,旨在通過團隊建設與活動實施,逐步提高社團成員協同創新、持續改進、攻堅克難、成本控制、質量至上的職業素養。
一年來,社團緊密協作,立足機械創新設計,在硬幣自動分揀機、快速包裝機、葉輪葉片加工、“整體葉片”鼓形刀寬行側銑加工、航天火箭發動機葉輪高效精密制造、無人機在線檢測智能制造技術等方面,成果豐碩。
三、“創新驅動,重在實踐!”
無人機應用與制作社團在2017年初成立,作為學院探索職業教育航空專業的先行者,以激發學生樂學善學情趣、提升感悟鑒賞能力為宗旨,勇于實踐,推動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價值取向。
社團活動立足于無人機的制作與應用,從零開始、逐步積累,社團成員密切配合,查找資料、整機設計、部件安裝、飛行測試、航行拍攝,在一個個新的領域中且思且行。經過一年的努力,社團成員發展到16人、初裝各類無人機20余架。
四、“智能制造,以產促教!”
復雜精密加工技術學生社團以技術轉化產品為導向,產學合作、大膽實踐,旨在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參與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
一年來,社團參與了4項大學生創新項目,活動影響逐漸輻射到平行專業和企業,其中“照相機鏡頭支撐圈模具的國產化”項目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金獎;社團活動規模逐漸向CAD/CAM產品創新協會方向發展,吸引了大量學生的參與;社團活動與專業教學相補充,培養出了一大批服務于航空航天集團、北京奔馳等知名企業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五、“持恒守正,精益求精!”
焊接機器人社團以求真、求知、求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粗中見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目標,在焊接這門傳統技術領域積極探索,適應世界高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社團的成立,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與學生課余生活,增進了校園科技創新的氛圍;通過參與大運會移動平臺和校園人文景觀的制作,激發了同學們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
六、“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多年以來,在上級領導的高瞻遠矚和親切關懷下,機械人以崇高的人文情懷和堅韌的戰斗精神,櫛風沐雨、砥身礪行,克服了學科建設與職教發展上的一個個困難,推動機械“專業航母”遨游于中國制造人才培養的海洋;全體教職工化導實學、錙銖積累,帶領廣大機械學子沉心靜氣練就專業技能、踏踏實實洗練品質修養、責無旁貸建設作風學風,在共筑中國夢的絢麗里涂抹出我們高品、高貴、高雅的氣質與顏色。
這塊厚土,目所及處皆是亮麗的風景;這方斗室,輸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這個團隊,斬獲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級大賽桂冠……
豐碑,記載著歷史!然而,勝利,不代表結束;目標,依然在前方!
七、“曲靜笙諳墨生香,未雨綢繆,龍吟劍嘯長空揚?!?/p>
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們的國家、社會正在深化改革進程中逐漸擺脫了浮躁的侵蝕,我們的民族正在文化自信中逐步摒棄投機取巧和急功近利;大國匠心、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新時期的文化認同與價值標準。
廣大機械學子和祖國的年輕一代一起,共同承載著新時期賦予的歷史責任和復興中華的偉大夢想。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引領下,他們在迷惘中求索、在摔打中求證、在浮華中求實、在行動中求信,用青春之火鍛造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等核心素養,期盼著投身于改革開放新時代、推動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長征,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