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桃
摘要:應用題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題型,對于考察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同時應用題也是考試中的重要題型,對于學生的考試、升學影響深遠。應用題教學中我們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善于開展教學反思與教學規劃,明確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引導策略進行引導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綜合實踐技能。
關鍵詞:小學生;應用題;教學;問題;對策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理解能力差
應用題含有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學生理解能力的差異,不少基礎差的學生不能提取題目中的有效信息,答非所問,解題效率低。
(二)學生解題思路亂
應用題解題思路較多,但是不少學生在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上存在問題,表現在思路不清晰,思維混亂、不能科學運用相關公式,無法科學確定題意,在解題的過程中思路亂、解題步驟繁雜,不能有序解決問題。
(三)學生解題能力差
解答應用題需要學生分析、列式、計算全部正確才能得到正確答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的學生列式不規范,東一點、西一點,上下分布不均衡,讓人看不懂。也有的學生列式正確,但是計算出現錯誤。導致解題過程中出現不少額外失誤,影響他們的整體解題效果。
(四)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由于以上各種因素,導致不少學生在應用題解題的過程中出現抵抗、排斥心理,對于應用題的學習興趣不足,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有效性。還有不少學生直接跳過應用題解題步驟,造成他們在考試過程中失分較多!
二、新時期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引導策略
面對應用題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采取科學的引導策略,引導學生認識到應用題就是找關鍵、列式子、計算的過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拉近學生與應用題之間的距離,進而更好的開展應用題教學工作。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做好應用題的第一步。只有通過準確審題才能夠提取有效信息,明確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知道題目的考察目的。只有明確了題目的要求,根據要求找尋相關的關系量,才能夠科學審題、有針對性地搜集素材,進而有效開展解題。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題目中的隱藏條件或間接條件,善于通過這些隱含的元素去發掘深層次的內涵,進而找到問題與已知量之間的聯系。
(二)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用題題型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有一定的解題方式可以應對。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總結、善于分析相似題目之際的關系與聯系,掌握“典型例題”的關系。另外教學中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善于運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將抽象的題型通過直觀的圖像進行演示、表達,進而降低理解難度,提升解題效率。比如在“單位1”、“工程”題型中,畫圖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系,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有效性。另外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來進行解題聯系,比如解題答案與自身的實際生活、與生活常識是否相符,如果差距過大,那么就要重新檢查是否正確。例如近些年來我國GPD年均增長為7.1%左右,如果計算結果是71%或者0.71%,那么明顯是計算錯誤。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
應用題不同于一般的計算題、判斷題,應用題不能夠快速做出決斷,而是要根據條件分析來、樹立來找出有價值線索,一步步進行解題活動。所以學生的解題步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解題效率。應用題教學中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根據問題來尋找相關有價值線索,之后結合已知條件進行整理、歸納。在列式解題的同時,讓學生養成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至關重要,要注意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強化對的解題方法,找出錯的原因所在。不少學生在應用題解題的過程中缺乏自身的思考,對于數量關系認知不完善,只會簡單列式計算,對于問題缺乏全面的理解。還有的學生甚至直接“一抄了之”,面對這些狀況,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解題步驟教育與綜合思維教育,讓學生能夠養成獨立的思維習慣,從審題、分析、列式、解答逐步深入,引導他們能夠從自身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入手進行引導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解題的有效性。
(四)培養學生的應用題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生活中的應用題元素,引導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知識,更好的完善他們的學習過程。只有調動學生的應用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應用題學習欲望,才能夠更好的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進而激發學生的應用題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雞兔同籠”知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結合自身的思維習慣進行問題的分析、思考,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應用題的分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模擬“雞腳”、“兔腳”,通過抬腳與數頭來找出其中的變化規律,更好的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學中我們也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狀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進行引導教育,讓學生通過生活案例的分析、運用、探究、實踐來活躍學生的學習生活。例如讓學生通過測量、設計方案來計算旗桿的高度、計算自行車中的相關比例知識,運用實物場景來提升學生對于數學應用知識的全面理解。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根據數學應用題的特點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而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分析現實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利勇, 潘金花. 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 學周刊, 2017(7):91-92
[2]張承義.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解題策略[J]. 中國教育學刊, 2017(s1):148-150
[3]劉英. 談關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幾點思考[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7(16):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