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曄
摘要:在課堂上如何進行語法教學、怎樣指導學生背誦、如何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等都成為教師關注的話題。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學習和研究教學方法與技巧更顯得重要。只有通過靈活多變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引導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靈感思維。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技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教師如何教、引導學生如何學,已經成為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都在關心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一、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情景教學
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認識過程一般表現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這四個序列性的基本階段。感知教材作為認識過程的第一個基本階段,對于缺乏生活經驗、知識掌握不多,沒有多少可供利用的已有的感性材料的初中階段的青少年來說,顯得比其它三個基本階段更加重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進行情景教學,有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感知,對知識原型的理解。同時,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情景教學,容易激發起學生的短暫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應把握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充分利用實物、掛圖、卡片、示音、錄像、幻燈片、以及動作、表情、手勢等進行教學,必要時還可適當進行表演。這樣教得靈活,學得有趣,課堂效果顯著改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的重大改革,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易于進行直觀教學和情景教學的素材,我們應當充分利用。
二、分層教學,縮小兩極分化
現在在英語教學上教師上課很難兼顧到各層次學生的不同需要來因材施教,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好學生吃不飽,中等學生吃不好,差生吃不了”的被動局面,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面對這些成績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從心理上來講,差生更需要教師和同學們的同情、關心、幫助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對差生更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來安排一切活動。當講到重點時,需簡略的重復一遍,或讓差生重復一遍;當提問時,可把最簡易的留給差生們來回答;當背誦或默寫課文時,可讓差生專門攻讀、記憶其中的重點句型。分層教學是以成功教育為基礎的,它使得全體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消除學習上的心理負擔,學得更主動,更勤奮。
三、上課方法多樣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備課很重要,上課更重要。初中生的耐心是有限的,教師要在教學中多創設一些情景、多運用一些實物、多變換一些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他們的求知欲望。如默寫單詞就有以下方式:英漢互譯;填入單詞中所缺字母;男女生或小組默寫比賽。如讀書可用以下方法: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教師示范讀;學生集體讀;默寫;分組讀;男女生朗讀比賽;接力讀。講解語法也要盡可能避免枯燥,要以畫片、簡圖、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把語法還原成實踐。如have gone to、have been to 和 have been in的區別可用下圖來幫助理解。
Shanghai Tom Nanjing Beijing
① Tom has gone to Nanjing.
② Tom has been to Nanjing.
③ Tom has been in Beijing.
如把“be going to”作為句型來處理,會在操練中自然鞏固“be going to”的人稱變化,并可大量練習已學過的動詞詞組。句型操練也容易吸引學生,使之產生興趣和積極活動。為了防止兩極分化程度的加深,可讓好一點的學生先操練,或進行復雜性操練,讓差一點的學生后操練或進行簡單性的操練。有些操練雖然實際上是重復別人的話,但由于有新的替換詞,重復者并不感到難堪,這對于增強暫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好處。
四、上好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封閉式的課堂教學往往使學生感到單調、沉悶、壓抑,影響學習情緒;而上好第二課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使學生在精神上從艱苦繁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得到調節,表現出心情舒暢、興致盎然,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第二課堂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它能彌補第一課教學的不足,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能力,滿足學生“計劃外”的求知欲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和發展。作為初中英語課的第二課堂活動,我們可以進行教唱英文歌曲,做各種各樣的英語游戲,開展英語演講比賽,開展書法、朗讀比賽,講英語小故事,排演英語小話劇,舉辦粘型英語晚會;還可以組織聽錄音,觀看錄像;有條件的還可以組織觀看電影等。這樣寓教于樂,學生樂于參與,教師教也就在其中了。青少年學生特別喜歡在活動中開展競賽,并具有集群的傾向;上述這些活動有的還兼有集群和比賽的性質,因此也正符合他們的興趣。
五、布置作業要練精要,抓反饋
外語作業的布置應分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兩部分。對單詞、詞組、句型、重點課文要進行背誦。書面作業要練精要。它是強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形成技巧的主要環節。練精要,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主張題目寧可少一點,但不應單調重復,必須做到有針對性和階梯性。也就是作業要與當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既不要一味簡單再現,也不要不適當的加深和拓寬,要注重實效。教師可對學習狀況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以解決“差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的問題。另外,選擇的題型應最能反映學生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的典型題目,做到“少而精”。作業過多,加重學生負擔,甚至會形成各科教師之間競相爭奪學生的時間、占領學生的活動空間的情況,產生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的現象。事實上,這些現象已經普遍存在。這正是當前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的癥結所在。我認為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布置半小時作業為宜。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促進,密切相關。教學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從實際出發,隨著教學實踐、教育科學的發展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