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李大權,張榮,劉超
(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畢節551700)
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畢節醫專)作為畢節市唯一一所培養臨床醫生的教學基地,招生人數和實習基地數量逐年增加。學生多在各縣區分支下屬醫療機構和各民營醫院就業,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有利于提高該地區的醫療水平。臨床實習是培養合格臨床醫生的關鍵環節,能使醫學生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如何度過最后的實習階段,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打好基礎,臨床實習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更好地開展臨床帶教工作,增強學生臨床實習效果,筆者對本校醫學專科生的臨床實習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采用整群抽樣法,隨機抽取畢節醫專2017級進行臨床實習的部分醫學專科生為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并請專家審閱后修改完成。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實習意愿及方法、實習態度和表現、實習效果。均為選擇題,要求研究對象單獨作答。
(1)個人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實習時間。
(2)實習意愿及方法包括是否喜歡臨床工作、在實習過程中是否隨身攜帶教材或可供查閱的資料、是否自行購買教材以外的醫學書籍或安裝醫學軟件以輔助學習、醫院開展的崗前培訓對實習是否有幫助、在實習過程中如何解決不懂的問題。
(3)實習態度和表現包括是否認真閱讀過學校的實習計劃、是否認真閱讀過實習大綱、實習計劃是否合理、實習大綱是否合理、是否會主動查房了解患者病情。
(4)實習效果包括是否能獨立完成病史采集工作、是否能獨立完成患者的體格檢查、是否能獨立完成病歷書寫工作、是否熟悉醫院工作流程、是否能夠妥善處理好醫患關系、在臨床上是否有較多的自主操作機會、是否了解職業暴露、是否能對實習科室的常見病做出正確判斷和處理。
采用EpiData3.1建庫,數據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共發放調查問卷610份,回收有效問卷57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9%。調查的學生中,男140人(24.4%),女433人(75.6%),年齡16~23歲,平均年齡(18.93±1.36)歲,均處于實習中期。
(1)在被調查的573名臨床實習學生中,非常喜歡臨床工作的學生有69名,占12.0%;喜歡臨床工作的學生有328人,占57.2%;169名學生一般喜歡,占29.5%;7名學生表示不喜歡臨床工作,占1.2%。
(2)對于醫院開展的崗前培訓,143名學生認為對實習有很大幫助,占25.0%;400名學生認為對實習有一定幫助,占69.8%;30名學生認為對實習沒什么幫助,占5.2%。
(3)對于在實習中如何解決不懂的問題,280名學生選擇查閱資料、詢問帶教教師、上網查詢,占48.9%;45名學生選擇查閱資料、詢問帶教教師,占7.9%;65名學生選擇詢問帶教教師、上網查詢,占11.3%;18名學生選擇查閱資料,占3.1%;132名學生選擇詢問帶教教師,占23.0%;21名學生選擇上網查詢,占3.7%;12名學生選擇查閱資料、上網查詢,占2.1%。
(1)從研究對象實習意愿及方法來看,非常喜歡和喜歡臨床工作的學生有397名,占69.3%;25.0%的學生認為醫院開展的崗前培訓對實習有很大幫助;在實習過程中隨身攜帶教材或可供查閱的資料的學生占79.9%;70.9%的學生自行購買了教材以外的醫學書籍或安裝了醫學軟件以輔助學習;對于在實習過程中解決不懂的問題,多數學生選擇采用查閱資料、詢問帶教教師、上網查詢的方式。在以后的臨床實習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崗前培訓,使實習生對臨床工作有較深入和系統的認識。

表1 醫學專科生臨床實習狀況(一)[n(%)]

表2 醫學專科生臨床實習狀況(二)[n(%)]
(2)從研究對象的實習態度和表現來看,認真閱讀過學校實習計劃的學生有446人,占77.8%;62.7%的學生認真閱讀過實習大綱。說明多數學生認真閱讀過實習計劃和大綱,為更好地掌握臨床知識奠定了基礎。
(3)從研究對象的實習效果來看,總體實習效果較好。能獨立完成病史采集工作的學生有489人,占85.3%;48.5%的學生能獨立完成患者的體格檢查;76.3%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病歷書寫工作;62.7%的學生能對實習科室的常見病做出正確判斷和處理。體格檢查和病歷書寫是臨床醫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只有熟練掌握體格檢查和病歷書寫技能,才能對常見病做出正確判斷和處理。因此,教師應加強學生體格檢查和病歷書寫等基本技能的培養,增加學生臨床自主操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