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翠香
摘 要:教師利用好課堂有效的40分鐘時間,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方式教學,設計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字:農村;數學;課堂效率
課堂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利用好課堂有效的40分鐘時間,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方式教學,設計有趣的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效率。
一課堂效率低的原因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長期以來受地區文化和傳統教學影響,加上我校教師年齡偏高的劣勢,致使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此外,我校地處農村偏遠山區,孩子多數為留守兒童,多為祖輩看管,家中缺少對孩子的教育與指導,老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吃穿,是否開心,很少過問孩子學習情況。
現在的教育形勢導致老師不敢管,面對習慣不好的、不學習的孩子,老師束手無策,說教深了都要反思。
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方法策略
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前行,探尋適合我校實際的能夠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
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數學意識與數學思維,所以在教學中我更多關注孩子的實際生活環境與經驗,從他們關心的環境事物入手設計教學。
1.關注學生,恰當評價
每個人都喜歡被夸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在課堂上充滿激情、充滿活力。
我發現在課堂中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豎起的大拇指,甚至一個贊同的眼神,就可以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我在教學中,特別關注孩子的課堂表現,而且抓住每個人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好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中等孩子需要老師的肯定,弱一點的孩子需要老師的關注與關愛。在課堂上,只要孩子有進步,我就會及時評價,讓他們從中找到自信,相信自己行,一定能行,而且表現會越來越好。數學課中經常進行計算,而有些同學計算馬虎,但我不批評,而是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再尋找改掉馬虎的方法,逐漸養成認真的習慣,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教學中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體會到敢于發言、敢于表現都是光榮的,這樣,同學們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創設情境,發展數學思維
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源自一個個充滿問題的情境,沒有問題的教學不會留給孩子深刻的印象,更不會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創設問題的情境,利用學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種“小懸念”,把學生引入一個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能給學生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自我實現和實踐的機會。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
以往的課堂教學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思維的空間,沒有自我發展的余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自然降低了。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探究數學知識。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自己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增強,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了積極健康的數學情感,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3.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作為農村小學教師,課堂上要注意時間的安排,不要盲目地追求外來主義、學來主義。有的教師為了達到上級對教學模式的要求,過多過繁地創設多個教學情境,但實際教學中因為情境太多,轉換太快,使得學生無法適應,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也不要擔心學生聽不懂,在課堂上反反復復地講述知識點,占用了學生練習、鞏固的時間,造成了適得其反的結果。有時對于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大加訓斥,浪費了課堂時間,影響了學生情緒,直接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節課就40分鐘時間,我們一定要安排好、利用好它,杜絕上述現象,真正利用好課上時間,把那些瑣事都留到課間課下去處理,還孩子一個有效的課堂時間。
4.聯系學生生活環境
我們都知道數學教材都是以大多數學生能接受的水平為標準編制的,但是各地學生的基礎不同,書本上的例子或內容并不一定適合農村小學生,有些城市生活的例子離農村孩子就較遠。
作為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改變設計,在教學中引用自己當地的實際例子,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以及練習都只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卻能提高學生融會貫通、活學活用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其實數學是非常有趣的學習內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們靈活運用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生活環境和生活實際,進行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強化和提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質疑,這樣一定能夠真正提高農村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懷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5(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