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摘 要: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是教師對自我靈魂的拷問,對過去階段性的總結,對未來有計劃的展望。走上講壇的前三年,是每一個新教師最關鍵的三年。因此在這個三年開始之際,每一個新教師都應該制定好自己從教第一個三年的發展規劃,幫助自己更快成長。
關鍵詞:新教師;個人專業發展;三年規劃
德國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曾經飽含真摯情感地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于初出茅廬的新教師,要承擔起這樣看似感性卻需要深厚理性力量的工作,需要的是像一棵樹一樣立定目標,向下扎根;需要的是像一朵云一樣目光遠大,胸懷廣闊;最需要的是永不止步,提升自己的全面素養,才能夠用自己的靈魂,去喚醒千千萬萬個潔白而沉睡的心靈。因此,教壇新鮮人,應該從一踏上講壇,就開始展望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成長之路,為這個三年奠定良好的基礎,勾勒更加美好的藍圖。
一抱定未來志:三年的發展規劃
示例:目標一:成為學校教研組教學新秀或者骨干教師。目標二:努力通過職稱評選,爭取早日成為中學一級教師。目標三:提升教學能力,上好每一堂課。
這三個目標,應是每一個新教師綜合考慮了自己的現實情況之后,非常慎重提出的,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目標。“目標一”相信是每一個新教師首先希望實現的。對于一個剛工作的教學新人而言,立刻就提出努力成為教學新秀、骨干教師似乎顯得有點不夠謙虛。但是基于現實,這個可操作性是非常大的。許多年輕教師都是在職業生涯進入第五年時就完成了從教學新手到教學骨干的華麗轉身,成為骨干教師。新教師應當見賢思齊,像這些前輩一樣,年輕無畏,勇往直前,去摘取皇冠上耀眼的明珠。
“目標二”的制定肯定會令大家都聯想到現實的考量,似乎制定得過于功利。但是從職業生涯的規劃角度來看,教師對自己價值一個很好的標桿,就是現有的教學職稱評定。新教師敢不敢給自己一個目標,在五年內就評上高一級職稱?如果說除去現實的功利想法,爭取評上中學一級職稱,是將自己進步的標準設定在一個可以量化的范圍內,朝著更好的自己不斷努力。不要孤芳自賞,而是經得住現實的嚴苛檢驗。
“目標三”則應該是每個教師對自己的要求,只要還站在講臺上,未來三年、十年、三十年,這個目標都不能改變。一個老師可以有無數名學生,但每一個孩子在這個階段,只會有一位老師,每一個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每一次的不忘初心,每一天的踏實備課,都會改變每一個坐在課堂上的孩子。所以,“敬畏課堂”應是新教師們的一個重要目標。
二立足腳下路:三年的勤奮不懈
1、師德方面:
學生是教師的鏡子,學生如何成長就折射出教師作為一名師長是否合格稱職。作為一名教師,理應時刻告誡自己要追求卓越,不斷進步,拒絕平庸,重視自身的專業成長,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新教師要有這樣的熱情與擔當,愿意讓自己全部的知識、才華和愛心給這些沒有血緣的孩子帶來快樂和成長。
2、教育教學能力方面:
認真積極參加每一次教研活動,主動向有經驗、有先進教學理念的老師請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前輩們的經驗,是新教師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寶藏,要用心去挖掘,才能獲取。
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案,善用多媒體設備,備好每一堂課,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課后認真總結反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援疑質理,使學生不僅在老師的幫助下成長,更在自主的學習中,獨立地思考。
3、教學研究能力方面:
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新教師應當認真研讀本學科的課程標準及相關知識,鉆研新教材,新課標,研究教法,體會新課程的目標、性質、價值、理念,在深度研究中充實自己的專業發展。不僅如此,還應積少成多,每個月瀏覽一本教育專著,做好筆記,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了解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力爭使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
另外,閱讀和創作教育教學論文,是新教師掌握最新的學科動向,快速提升個人能力的一條捷徑。不少新教師出于畏難情緒,不愿意這樣做,怕吃苦,這也是新教師須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的一個原因。
三結語:且行且珍惜,且惜且感恩
教師是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她需要從業者有技術的嚴謹,有藝術的優雅,更要有思想與靈魂的碰撞交流。為了讓自己每個今天都比昨天更好,每個明天都比今天更加富有朝氣而且充滿希望,新教師應以真誠去對待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新教師們清晰地看到自己將來要走的路時,才能夠義無反顧,風雨兼程。
參考文獻:
[1]雅斯貝爾斯.雅思貝爾斯之本真教育[M].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