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歡歡
(煙臺毓璜頂醫院西區手術室,山東 煙臺 264000)
EBUS-TBNA(在超聲內鏡引導下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是在2002年被研發出來的一種現代活檢技術[1]。在2007年EBUS-TBNA被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和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推薦作為對肺癌患者的病情進行術前評估的重要方法。EBUS-TBNA為診斷肺癌的縱隔分期提供了新的標準。我國從2008年開始引入EBUS-TBNA設備,并將其逐步應用于肺癌的臨床診斷中。EBUS-TBNA是將安裝在支氣管鏡前端的超聲探頭設備與專用的吸引活檢針相結合在實時超聲的引導下對患者的肺組織進行針吸活檢(TBNA)的一種活檢技術。但是,EBUS-TBNA屬于一種侵入性檢查,需在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下對患者進行操作。有研究表明,對在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下進行EBUS-TBNA的患者實施護理配合,不僅可明顯提高其穿刺的成功率和取材的有效率,還可減少其手術風險的發生。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在煙臺毓璜頂醫院進行EBUS-TBNA的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煙臺毓璜頂醫院通過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進行EBUS-TBNA的96例患者。這96例患者均有刺激性咳嗽的臨床表現,部分患者有痰中帶血、胸悶氣短等癥狀。在這96例患者中,有男性65例,女性31例;其年齡為35~78歲;其中,存在原因不明的縱膈腫物或淋巴結腫大的患者有60例,進行高分辨率CT掃描后被懷疑患有肺癌的患者有20例,已經被診斷患有肺癌的患者有16例。
對這96例患者均通過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進行EBUS-TBNA,同時對其進行護理配合。進行護理配合的具體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麻醉護理配合。⑴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后連接三通。⑵在喉鏡的引導下,在患者的聲門處噴灑3 ml的利多卡因(用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后,在注射器的前端連接10 cm長的7#穿刺針,再將穿刺針前端的1/3處彎曲至40°角,最后將穿刺針的前端與22 G安全留置針的外軟管相連接),每5 min為其噴灑1次利多卡因,連續噴灑3次。⑶遵醫囑對患者進行靜脈用藥[2]。2)進行術前準備。⑴準備連接設備和器材。①本次研究使用的設備和器材有奧林巴斯290主機1臺、超聲內鏡圖像處理裝置1套、專用活檢針1個、咬口1個、濾紙1個、酒精紗布2塊、20 ml注射器1個。②將水囊按在超聲探頭上進行排氣后備用。③檢查活檢針的包裝是否發生破損,并在確認活檢針的有效期后,將一次性接頭活檢閥安裝在活檢針上。④打開奧林巴斯290主機和超聲主機的電源,并連接負壓吸引裝置備用。⑵對患者進行術前準備。①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問題。為患者詳細講解進行檢查操作的過程、麻醉起效的時間、蘇醒的時間等,重點向其介紹無痛診療術的安全性,以緩解其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②告知患者,在術前需禁食6 h、禁水4 h。③協助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凝血四項檢查、內鏡四項檢查、心電圖檢查、肺功能檢查和心臟彩超檢查等術前檢查。3)進行術中護理配合。⑴輕輕抬起患者的下頜充分暴露其氣道,以便于手術操作者插入內鏡。⑵由于超聲內鏡的吸引力較差易被痰栓或血塊堵塞,故在為患者插入超聲內鏡前,應先用普通的支氣管鏡對其氣管管腔內的情況進行檢查,并徹底清理其呼吸道內的分泌物。⑶經口為患者插入超聲支氣管鏡,在尋找到進行穿刺的目標后適度膨脹水囊,在手術操作者明確對患者進行穿刺的部位后,護理人員應先凍結圖像再測量患者淋巴結的大小(先測量其淋巴結的最長徑,再垂直等分測量其淋巴結的長徑和短徑)。在測量完患者淋巴結的大小后,護理人員啟動彩色多普勒模式觀察穿刺目標血流的情況,以便在進行穿刺時避開其淋巴結周圍的血管。⑷在確定穿刺目標后,手術操作者將內鏡擺放在自然位后,護理人員先檢查內鏡的穿刺深度鎖及外鞘調節旋鈕是否推至最高位置并鎖住,以防止損傷內鏡。護理人員將穿刺針的內芯稍微往外拔出0.5 cm后高舉遞送給手術操作者,由手術操作者將穿刺針插入到內鏡的工作通道中,在插入穿刺針的過程中應避免用力不當而導致穿刺針針身發生彎曲。⑸在插入穿刺針后,手術操作者推緊內鏡連接部的鎖扣后將穿刺針固定在內鏡中,然后松開穿刺針的外鞘,并調節外鞘的位置,外鞘不可過長或過短。在進行此項操作時,護理人員要及時提醒手術操作者拔出外鞘,以免損傷內鏡。⑹在進行穿刺的過程中,手術操作者應根據患者淋巴結的大小調節穿刺的深度。在找準穿刺目標后手術操作者使用突刺法對患者進行穿刺,同時護理人員將內鏡固定在患者的口邊后稍微向其口內推送內鏡。在確定穿刺針到達患者的取材處后,手術操作者將穿刺針的內芯向下推送2~4次,以使穿刺針的內腔完全通開,確保獲取更多的標本。⑺護理人員在拔出穿刺針的針芯后連接負壓,由手術操作者反復抽吸、移動穿刺針。在手術操作者進行穿刺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協助固定好內鏡,同時觀察負壓針管內有無出血的情況,并通過超聲圖像確定穿刺針是否處于患者的病灶內,如有異常應及時提示手術操作者進行處理。⑻在穿刺結束后,手術操作者關閉負壓注射器,然后將穿刺針從患者的穿刺部位拔出,并將穿刺針歸位至發出咔嗒聲后解開深度調節鎖并將其推至最高位置后鎖住。護理人員全程監督手術操作者對這一環節的操作。⑼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操作的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進行反復穿刺時,應及時沖洗穿刺針,以免穿刺針發生堵塞。4)進行標本處理。⑴用穿刺針的內芯將穿刺針內的抽吸物推送至玻片上,如發現有在病灶處取得的組織條則將其放在濾紙上。⑵拔出穿刺針的針芯,將穿刺針的末端與空注射器連接,將穿刺針內殘留的抽吸物推出至載玻片上進行涂片檢查,將有組織條的濾紙片放入到濃度為10%的甲醛固定液中。5)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⑴告知患者在術后需臥床休息。⑵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是否出現咯血的情況。⑶告知患者在術后2 h飲水時未發生嗆咳后才能進食。
觀察這些患者的護理效果。
接受護理后,這9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穿刺,其取材的有效率為92.3%。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這96例患者記憶的消失率為100%,在術后其立即蘇醒。在這96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的病理診斷結果呈陽性。在這9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術中出現少量出血的情況,使用1:20 000的腎上腺加冰鹽水對其進行局部噴灑后出血停止;有2例患者在術中出現了一過性血氧飽和度下降的情況,通過將氧流量調節至5 L/min、同時抬高其下頜后,其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這96例患者均未發生氣胸、縱膈氣腫、縱膈感染等與手術相關的并發癥。
在局部麻醉下對患者進行EBUS-TBNA,其意識清醒、反應劇烈、配合的程度低,尤其是在為其插入支氣管鏡時,其呼吸道因受到機械性刺激而會發生劇烈咳嗽的癥狀,這就增加了其手術的風險。在單純的靜脈復合麻醉下對患者進行EBUS-TBNA,其肌松的效果較差,且對其進行麻醉的深度不易掌握,在氣管鏡經過聲門時其易發生嗆咳的癥狀,從而增加其進行手術的風險。在喉罩全身麻醉下對患者進行EBUS-TBNA的效果雖然好,但醫療的費用高,患者的麻醉用藥多,且患者在術后蘇醒的時間較長。在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下對患者進行EBUS-TBNA具有以下優勢:1)在進行穿刺的過程中,可有效地抑制患者的咳嗽反射。2)可減輕手術操作者對患者進行穿刺取材操作的難度。3)可減輕患者的痛苦。4)可提高對患者進行穿刺取材的有效率和陽性率。5)縮短患者術后麻醉蘇醒的時間。6)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由于在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下對患者進行EBUS-TBNA操作的細節較多,故在進行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與手術操作者默契地配合,以保證穿刺取材的順利進行,縮短對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提高為患者取材的有效率和陽性率,減少患者的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對在局部麻醉聯合靜脈復合麻醉下進行EBUS-TBNA的患者實施護理配合,可確保其穿刺的順利進行,提高其取材的有效率,減少其發生相關并發癥的幾率。
[1]韓寶惠,孫加源.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的經支氣管吸活檢(EBUSTBNA)[M/CD],北京協和醫學院電子出版社,2011.
[2]陳麗明,羅廣裕,梁敏.EUBS-TBNA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及護理配合[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5),4315-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