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誦讀經典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小學語文經典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可謂歷久彌新,對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有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六大解放 經典誦讀 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的目標是“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受到了全國中小學的追捧,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經典誦讀在開展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一方面有部分老師、家長仍將應試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違背了讓學生通過經典誦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初衷,甚至使學生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系統的指導,學生一開始對經典誦讀很感興趣,一段時間后就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誦讀的動力。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對經典誦讀教學有著重要的啟迪。
一、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
陶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要求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嘴巴、解放學生的眼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在課堂上師生平等。在經典誦讀的課堂,大聲誦讀是比較常見的模式,但會有些孩子害怕自己讀得不好,不愿意張口,這時候老師可與學生一起誦讀,帶動學生放聲朗讀,愿意站起來領讀得就站起來,膽子較小的可以選擇自由讀,齊讀,跟讀,學生甚至可以對老師的誦讀進行評價,教師欣然接受學生的意見,有了老師的榜樣,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評價,師生共勉,在這樣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開口的自信心與誦讀的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二、以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陶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要求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在教學中主動體驗、主動參與、主動感悟、主動創造,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經典誦讀的教學,大致可以分為“初讀讀準”,“帶情復讀”“記憶背誦”三個步驟。 “初讀讀準”,是要求學生學生在誦讀經典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讀準確字的讀音,重音,句的停頓。字音讀準確無可厚非需要學生預習時主動去查字典,初讀是基礎,學生的主動參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前設疑,上課展示,及時反饋這三方面下工夫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實現初讀讀準。比如,在學習小古文《菊》“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之前設疑小古文中介紹了菊花有哪些顏色,學生會興致盎然地查出赭的讀音;上課時讓學生當小老師讀小古文,這樣,有強烈表現欲望的學生樂于實現讀準的目標,其他孩子為了發現小老師是否有錯誤也會主動實現初讀讀準,除此之外,還要與及時反饋相結合,將全班分為八個學習小組,老師挑選代表進行比賽,根據比賽結果有不同的獎勵,激發學生的熱情。
“帶情復讀”,擯棄傳統的以學生為容器,老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擯棄流于形式的主旨講解。在經典誦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深入誦讀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學生剛接觸古詩文時,教師需要把字、詞的意思,甚至詩文的大致意思分析給學生,隨著學生的深入學習,教師逐步地放手,并逐步啟發學生體會詩文的內在情感,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并且鼓勵探究性的解讀,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讀這些詩文。
“記憶背誦”,這是誦讀文章的重要目的。通過在前面兩個環節完成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背誦,反對簡單的機械式記憶,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古詩文,掌握古詩文。
三、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營造廣闊的學習空間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強調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使他能夠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獲得豐富的學問。校園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打造人文校園培養學生對傳統經典文化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角度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實現連墻壁都會說話的遠大目標。” 首先,我們可以對長廊、教學樓進行布置,增強傳統經典文化的氛圍。當然,在學校的教室中也可以布置文化墻。其次,定期舉行一些國學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并評選國學達人。最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一塊電子屏,播放“百家講壇”“詩詞大會”等視頻給學生看,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
此外,由于小學生處于低齡階段,直觀的感知能給他們更深刻的體驗,這時,就可以進行戶外教學。比如,我們在學習古詩文時,遇到一些講季節的古詩文,古詩文中會介紹代表性的景物及特征。這時,在春季,我們就可以帶小學生到戶外去感受“萬紫千紅總是春”的魅力,在夏季,帶學生觀賞各種各樣的荷花體會“接天蓮葉無窮碧”,秋季,去楓林深處感受“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景,冬季,下雪后感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神奇,用自然來當老師,讓學生在自然中自我體驗,感受經典文化的精深。
“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經典誦讀是當前語文教育的熱點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重視,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給我的經典誦讀教學一些啟示,在今后,我會繼續理論結合實踐,讓學生愛上經典,傳承經典。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三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葉圣陶.葉圣陶論創作【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3】巢宗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
【4】朱自強.小學語文文學教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顏一紅.誦讀中國文化經典的教學操作【J】.廣西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