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琴
(延安大學醫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醫療、醫生的依賴越來越重,加之“二孩”政策的實施,使得兒科護理工作者更加緊缺。本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PBL-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模式應用于兒科護理學教學,并探討其效果。
選取醫學院護理學專業四年制本科班大學三年級學生,其中2014級為實驗班,共61人,男生5人,女生56人;2013級為對照班,共52人,男生3人,女生49人。使用的教材為崔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兒科護理學》(5版),教學內容為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護理和急性腎小球腎炎患兒的護理。實驗班采用PBL-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模式,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1)實驗班:①PBL教學:10~11人一組進行討論,學生根據聽課需要整理和復習前面所學的基礎知識,課堂上通過討論解決學習中的難題。②情景教學: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住院情景,通過收集病史、體格檢查等,對患兒及其家庭進行完整的護理評估,做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目標及詳細的護理措施。同時,學習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因為充分的溝通不僅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還有利于患兒的康復。③模擬實踐教學:由5~8名學生組成醫護團隊,對模擬患兒進行護理操作與健康教育。護理操作環節,學生綜合應用兒科護理學、護理學基礎等學科知識為患兒進行綜合治療;而健康教育貫穿整個診療過程,如入院介紹、各項護理操作前的解釋、用藥方法介紹、藥物作用和副作用解釋、觀察病情方法及病情加重的處理方法指導等。模擬實踐教學訓練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2)對照班: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兩班理論課程結束后到臨床見習,對患兒進行病史采集,做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措施,并完成護理病歷的書寫。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兩班課后測試、見習報告和期末成績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1)。
表1 兩班課后測試、期末考試、見習報告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班課后測試、期末考試、見習報告成績比較(±s,分)
班別 課后測試93.70±1.73 86.31±3.83 13.571 0.000實驗班對照班t值P值見習報告86.07±2.80 77.13±4.24 13.372 0.000期末成績85.52±2.09 82.55±5.99 3.409 0.001
兩班學生自身素質評分無顯著性差異,而問診內容、問診技巧與溝通技巧評分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班問診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班問診評分比較(±s,分)
班別 自身素質9.34±0.48 9.19±0.49 1.668 0.098實驗班對照班t值P值問診內容35.53±1.28 31.94±1.65 12.856 0.000問診技巧24.97±0.89 22.13±1.46 13.265 0.000溝通技巧9.87±0.64 8.33±0.51 13.891 0.000
從學習動機來看,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本次課學到具體疾病護理方法,而不單單是理論知識;從學習起點來看,對于兒科護理,學生只是從書本上學到了理論知識,對于見習時遇到的實際問題處理能力明顯欠缺;從知識結構來看,學生只進行了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學習,臨床護理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缺乏。因此,本次教學中,實驗班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有利于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PBL-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前系統復習基礎知識,課堂上通過對案例進行討論以及對情景教學中病例資料的收集,完成護理評估、護理診斷等,模擬教學中要求學生對涉及的護理操作進行模擬訓練,為患者做好各階段的健康教育。有理論指出,學生能夠記住10%聽到的、20%閱讀過的內容,如果他們進行PBL-情景-模擬學習,記住的內容比例會成倍增長[1]。通過角色扮演,實驗班學生在收集病例時從無話可說到全面了解,問診內容與問診技巧評分與對照班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在與患兒及其家屬溝通時,從手足無措到從容不迫,溝通技巧評分與對照班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通過模擬練習,實驗班學生在體格檢查時從手忙腳亂到有條不紊,見習報告成績與對照班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本次教學改革中,實驗班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上討論,課后測試與期末考試成績較好,與對照班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BL-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余時間復習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及護理學內容,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討論,提出并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Khan M,Muhammad N,Ahmed M,et al.Impact of Activitybased Teaching on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Physics at Secondary Level[J].Acade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1):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