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
摘 要:自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國初中地理教學目標逐漸由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愿望。學習方法指導是提高初中生地理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訪談和問卷方式在調查初中地理教師的學習方法指導情況以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情況的基礎上,以初中地理教師學習方法指導的現狀為出發點,針對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并以兩個教學案例加以說明應如何針對地理概念和讀圖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相信在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給出的建議,對改進初中地理學習方法指導現狀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習方法指導;改進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把“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知識傳授的偏向,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作為目標之一。地理學習方法指導就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其目的是教會學生運用科學高效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并且學會將所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于實際。
經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初中生在地理概念和讀圖方面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初中地理教師雖然能認識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幾乎不知道如何傳授學習方法。筆者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策略就是把學習方法潛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教學中。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地理概念和讀圖方面的學習方法指導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這一問題。
一、初中地理概念學習方法指導策略
地理是通向自然科學世界的一扇大門,對于初中生來說,地理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一門全新的學科,打開地理這扇大門就會接觸到很多新的概念。能否正確并深刻理解地理概念決定著對后續知識的理解程度。對于地理概念,不僅要理解概念的內涵,還要理解概念的外延。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這節中,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自然災害”。筆者建議初中地理概念的學習可以分為六步。
大部分學生對“自然災害”這一概念都有模糊的理解,第一步,調查學生對概念已有的理解,適時糾正錯誤認識,教師加以總結,逐漸清晰學生頭腦中的概念認識。也就是在講解之前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對“自然災害”的理解,學生會說出“自然災害”是來源于自然界的、對人類有害的詞匯。第二步,學生自讀教材中給出的概念: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教材)第三步,學生自主畫出概念的關鍵字:自然環境、危害和異常變化。教師輔助總結自然災害的兩個特點:自然環境發生異常變化,人類受到危害。第四步,個例辨析,深刻理解概念。教師給出幾個事件或者現象,學生分析是否屬于自然災害,并解釋原因。例如: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學生會說出這不屬于自然災害,因為化工廠廢水泄露是人為原因,不是自然發生的。第五步,概念外延學習,圖文結合,理解各種自然災害特點。第六步是地理概念學習方法指導的最關鍵步驟,教師明確提出問題: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地理概念的學習方法。教師引導輔助學生總結學習地理概念的步驟,把學習方法內化為學習能力。學生自我梳理學習方法之后應用于實際學習。教師可給出學習范圍:第三章第一節中自然資源的概念。
二、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策略
根據近幾年的初中地理考試卷分析可以看出,地理素質教育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學生的讀圖能力非常欠缺,有的學生連最基本的輪廓圖、地形圖都看不懂,更不要說用地圖來分析地理問題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成為重中之重,可以說,想要提高學生地理成績,首要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氣候中的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的閱讀為例。
首先,要求學生大聲讀出圖名,明白地圖反映的內容是什么以及讀圖要具備的相關的背景知識,據此學習或者回顧相關知識,在年降水量圖中要明確關于等降水量線的概念和規律;其次,讀圖例,學生要做到認識圖中不同的顏色所表示的年降水量范圍,這兩項是讀懂地圖的基礎;再次,教師給出引導題目,學生在題目的指引下完成讀圖。以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的閱讀為例教師應設置如下題目:(1)年降水量超過1600毫米的地區大多在_______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_______嶺、_______河附近至_______高原東南邊緣。它與我國一月份的_______等溫線大體是一致的。(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_______嶺、張家口市、_______市、_______市至喜馬拉雅山脈東緣。(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區大多在_______。(5)我國降水空間分布規律是 。學生先獨立讀圖回答問題,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最后,教師明確要求學生回顧讀圖過程,把潛藏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徹底擺上桌面,強化學生學習方法總結意識。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讀圖方法后要及時應用于實際,給出相似的讀圖練習。
參考文獻:
[1]袁孝亭.新地理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及其解讀[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1(10).
[2]鐘祖榮.學習指導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28-29.
[3]徐邦平.學習有用地理與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6.
編輯 張珍珍